“沙耆110周年艺术展” 在浙江博物馆之江馆区开幕

他是鄞州塘溪沙村人 被誉为“中国的梵高”

展览现场

沙耆 资料图片

他师从徐悲鸿,他的作品曾与毕加索的作品一起在欧洲展览,很多人称他为“中国的梵高”。但在半个多世纪的中国画坛里,他长期“缺席”。

这位从鄞州区塘溪沙村走出的画家,他的艺术和生命就像一颗彗星划过20世纪中国现代油画史的天际,他就是沙耆(1914-2005)。

今年是沙耆诞辰110周年,7月13日下午,一场向他致敬的展览,“生命的延伸——沙耆110周年艺术展”在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区盛大开幕。

展览包括沙耆油画、素描、水彩作品,以及报纸画、照片与沙耆物品等。通过解读沙耆各个时期的作品及艺术风格,引导观众深入立体地了解这位大师的艺术世界。

“为民族而艺术”

展览由“画艺人生”和“走进沙耆”两部分组成,以“立”“专”“疑”“满”4个主题词串联。

“立”的单元,有很多沙耆早期的作品。

1934年,沙耆经沙孟海推荐,师从徐悲鸿,并被接纳为中央大学艺术系旁听生。

三年后,经徐悲鸿介绍,沙耆自费前往比利时留学,受业于比利时国立皇家美术学院院长巴斯天教授。第二年,沙耆便荣获比利时皇家美术学院授予的金质奖章。

此后几年,沙耆在欧洲多次举办个人画展并参加一些重要展览。1940年,他与毕加索等画家一起参加了比京阿特利亚蒙展览会。

1945年,比利时美术学院院长蒂加尼主办了一场画展,参加者均为欧洲优秀画家,沙耆的画作亦位列其中。他的作品《吹笛女》被比利时皇后伊丽莎白收藏。

沙耆的学生时代正是西方油画在中国蓬勃发展的时期,西方绘画技艺深刻影响着现代中国美术的发展进程,出国留学成为振兴民族美术的重要途径,“为民族而艺术”也正是沙耆远赴重洋求学的精神动力。

怀揣“振兴中华美术”的目标,他在画作中将东方艺术与西方绘画技巧相结合。

从中国传统山水画,到印象派、野兽派等西方现代主义启蒙,再到系统学习学院派写实主义和西式油画技法,沙耆一直在尝试各种风格,并融入自己的感觉,逐步确立起自己的风格。

返乡养病,画笔不辍

在“专”这一单元,沙耆画作的着色极富想象力和表达力。

在比利时,沙耆一边学习色彩基本语言和西式绘画技巧,擅用自然的笔触、大胆的油彩;一边潜心加强基本功训练,注重构图和着色。

1946年沙耆回国,徐悲鸿即聘他为北平艺专教授,但由于精神疾病,沙耆未能上任。后来,他长期蛰居在故乡宁波,疾病虽给他的日常生活蒙上阴影,但并没有减弱他对艺术的炽热之情。在鄞州,他生活了30多个春秋,创作了数以千计的作品。

1982年5月18日,在沙孟海的推荐下,由浙江省博物馆、浙江美术学院和中国美术家协会浙江分会共同主办的“沙耆画展”在杭州举行,随后展览又相继在上海、北京展出,他的绘画创作亦迎来一个高峰。

这时期,沙耆创作了大量的人物画和静物画,画风变化较大,色彩绚丽,用笔豪放。这批绘画近年来也越来越受到海内外专家和收藏家的关注。

不应“缺席”的沙耆

在“疑”这一单元,沙耆的作品风格游走在古典与早期现代主义艺术之间,呈现出古典写实与现代自由并重的多元艺术风格和创作取向,展现出他对生命无限的眷恋和深情。

而“满”这一单元,更加侧重他的晚年作品。这一时期,沙耆不再局限对象本身的造型和色彩,构图愈发大胆,笔触变得混沌,集多种风格于一体。这一过程中,他也不经意地将东方精神渗透到画面的每个角落,展现出中国艺术中“气韵生动”的珍贵品质。

浙江省博物馆副馆长纪云飞在展览现场接受采访时表示,作为“中国的梵高”,沙耆和梵高在画面追求、情感表达、形象象征等方面,有很多相近的刺痛人心的炽热与疯狂,具有强烈的个人特征和神韵。“沙老长期孤寂地生活在精神病院和乡村农屋,但他的作品中仍然具有一种勇猛精进的气概,这是一种内心的驱动力,使他不断地处于一种创作的狂热之中。”纪云飞说。

同为宁波人的纪云飞,是本次展览的策展人。在他看来,长期以来,沙耆是中国美术教育队伍中的“缺席者”,也是半个多世纪中国画坛的“缺席者”,但他不应“缺席”。本次大展,为大众了解沙耆提供了一个可贵的机会。

展览位于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区负一楼体验中心,将持续到9月8日。

记者 顾嘉懿 崔引 文/摄

2024-07-14 他是鄞州塘溪沙村人 被誉为“中国的梵高” 2 2 宁波晚报 content_163793.html 1 3 “沙耆110周年艺术展” 在浙江博物馆之江馆区开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