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至9日,应氏杯世界职业围棋锦标赛的半决赛在宁波慈城举行。这也是该项赛事时隔35年后“回家”,港城宁波再度掀起围棋热。
自古以来,弈棋就被视为人的一项基本技能。在中国人心目中,琴棋书画的地位与“六艺”等同。以此为内容的文艺作品不胜枚举,以文学、戏剧、影视、绘画等为载体,产生了不少经典。比如,描绘抚琴场景的宋徽宗赵佶《听琴图》,被公认为一幅千古名画。
绘画素有记录之功能,历来以弈棋场面入画,亦常被视作“大雅”。传南宋刘松年的《十八学士图》中,就有对局画面。中国绘画史上,还有不少以此为内容的画作流芳后世,比如五代南唐周文矩的《重屏会棋图》。
去年在宁波美术馆举行的《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宁波特展》上,《重屏会棋图》的出版打样稿曾经展出,引发市民争睹。值得一提的是,南唐被宋灭亡后,此图几经流转,画中人物身份成谜长达两百余年。而解开这个谜底的,是两个宁波人,分别是南宋的楼钥和元代的袁桷。
名画描绘兄友弟恭的和谐气氛
五代时期,政局动荡,战乱频仍,即使并非处于政治中心的江南,政权也像走马灯一样更迭,正所谓“城头变幻大王旗”。
公元937年,南吴权臣徐知诰篡位称帝,建徐齐国,定都江宁(今南京),两年后徐知诰改名李昪,自称唐高祖,改国号为南唐,此后经历中主李璟、后主李煜。975年,被宋所灭。南唐传三世历一帝二主,享国三十八年,是十国中版图最大的政权。
历史上的南唐,情况与取代它的宋代颇有几分类似,就是重文治轻武功。尤其中主李璟和后主李煜执政时,在宫中设立画院,吸收了曹仲玄、周文矩、顾闳中、董源、巨然、徐熙、王齐翰、赵干、卫贤等众多丹青圣手,举国上下,文化昌明,艺术繁荣。
周文矩(约907-975),金陵句容(今江苏镇江)人。他在高祖李昪时期进入宫中,至后主李煜(961—975在位)朝,任翰林待诏。周文矩擅长人物仕女,所作多以宫廷贵族和文士生活为题材,兼画山水、屋木、佛道。绘画风格接近唐代画家周昉而更纤丽,多用“颤笔”画衣纹,线条挺健又略带抖动和顿挫,宋人称其“用笔深远,于繁复则尤工”。代表作有《重屏会棋图》《五王酩饮图》《文苑图》《宫中图》等。其中以《重屏会棋图》最为著名,也正是此图令他名垂画史。他的另一件作品《文苑图》一度被收入中学美术教科书。
《重屏会棋图》,纵40.3厘米,横70.5厘米,绢本设色,原画已佚,现存两件摹本,其中一件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另一件藏于华盛顿弗利尔美术馆。描绘的是南唐中主李璟及其三个弟弟弈棋的群像场面,在高雅的生活中流露出兄友弟恭的和谐气氛。
全画共五个人物。居中者为李璟,表情平和,目光落于棋盘前方,头戴高纱帽,身穿丝缕衣,身形明显较其他四位高大;左二和李璟同榻而坐的是其三弟璟遂,神情专注于棋局之中,身上衣物晕染为朱膘色。
这两人所坐长榻上放置暗色双耳投壶一个,内插白色羽箭,壶的旁边有两支羽箭和两个漆盘,这些都是当时上流社会的雅玩之物。长榻的前方是一个短棋榻,上面放一棋盘。
准确地说,老大李璟和老三璟遂是观棋者。真正对弈的是位居他们左右的两位,分别是老五璟逷和老四璟达。璟逷形容较瘦,稍倾斜而坐,右手执棋子,左鞋脱至一旁,全神贯注;璟达左手食指垂点棋盘,貌似计算棋局,右鞋脱至一旁,身形坐姿紧张且投入。
相对于李氏兄弟的专注,画面右侧的书童则显得闲适安然。该书童身穿花青圆领袍衫,着麻面鞋履,围红色组,执叉手礼,恭敬地站立在一旁。其身旁放置一张长榻,榻上有箱柜、茶几、漆盒等物。
画中的李璟正襟危坐,神情端庄稳重,衣纹细挺而带转折,呈现出“瘦硬战掣”的特点,这正是画史中记载的周文矩线描特色。
南宋的楼钥和元代的袁桷解开谜团
事实上,在周文矩完成此作后的约两百年里,画中人物的身份一直是个谜。这也激发了历代学者的好奇心。比如北宋王安石见到此画,写了一首题为《江邻几邀观三馆书画》的诗,云:“不知名姓貌人物,二公对弈旁观俱。黄金错镂为投壶,粉幛复画一病夫……堂上列画三重铺,此幅巧甚意思殊。”
解开这个谜团的,是两个宁波人,分别是南宋的楼钥和元代的袁桷。
南宋宁宗时期,《重屏会棋图》落入担任黄门侍郎的楼钥(1137—1213,字大防,号攻媿主人)手中。楼钥将此画出示给好友王明清欣赏,虽然楼钥并不清楚图中所画为何人,但巧合的是,王明清家中恰好藏有一幅其祖父画的李璟肖像,遂“取李像以呈(楼钥),似面貌冠服,无毫发之少异,因为跋其后,楼深以赏激”。经此,才锁定《重屏会棋图》中的主角为南唐中主。
而考证出画中其他三人身份的,是另一位宁波人——元代历史学家、方志学家、藏书家袁桷(1266—1327,字伯长,号清容居士)。他在《清容居士集》中指出,画中三人分别为李璟的三个弟弟。后来,与袁桷同时代的陆友仁和清代的吴荣光,先后佐证了袁桷的观点。
这着实算得上是宁波人对这幅名画的重大贡献。
“主角”身份明确了,那么这幅画的名字为什么叫《重屏会棋图》呢?原来,在画中诸人的背后,还立着一道屏风,上面画的是白居易《偶眠》诗意,而屏风里面,又画着一扇山水小屏风,让整幅画面产生一种无限延伸的效果,故此画名为《重屏会棋图》。
《偶眠》诗云:“放杯书案上,枕臂火炉前。老爱寻思事,慵多取次眠。妻教卸乌帽,婢与展青毡。便是屏风样,何劳画古贤?”《重屏会棋图》体现的也正是这种抛开纷扰、慵懒闲适的生活意境。
当时强敌环伺,南唐的地位很不稳固,李璟心中怀着深深的隐忧,这种带有悲情的气氛,也鲜明地反映在画中。
画中主人公下的不是棋而是局
细细品味,不难发现这幅画中还藏着一个谜:围棋的棋盘上,只有黑子,没有白子,那么当事人下的又是什么棋?
在中国历史上,政治家、军事家们下的棋,从来就不是棋,而是局。这里面有设计、有利诱、有权衡,玄机四伏,甚至生死攸关。周文矩作《重屏会棋图》时,李璟登基不久,既临外患,又存内忧,内忧是他最钟爱的儿子李煜年仅六岁,还不能参与国家大事;太子李弘冀羽翼未丰;而自己的三个弟弟均手握兵权,对皇权威胁极大。李璟和兄弟们下棋观棋,正是安抚兄弟的一种姿态;他还借屏风中所绘之图以及白居易诗的意境告诉三人,自己不但情系兄弟,且存隐逸之心,绝非贪恋皇位之人。
历史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公元958年,李璟仍在世时,太子李弘冀和皇太弟李景遂爆发储位之争,结果两败俱伤,南唐中主兄友弟恭的理想彻底破灭。公元961年,后主李煜上位;公元975年,兵败降宋,李煜被俘至汴京;公元978年,被宋太祖赵匡胤以“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为由杀害,南唐锦绣江山,“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记者 楼世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