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社区“故事会”

让老照片里的三名少年 相隔75年再次“相见”

▶1949年,庆祝大碶解放的群众游行,前排三名鼓手,左一是王长霖、右一是贺伍明。(源自《大碶旧影》)

◀王长霖(大屏幕中央)与贺开仙(右上角)视频连线。通讯员供图

将时钟拨回到1949年5月27日,一张泛黄的“大碶解放图”老相片里,北仑大碶人民走上街头,举行欢庆大碶解放的巡游活动。老相片前排是三名俊俏少年,他们是军乐队的鼓手。6月28日,三位耄耋老人迎来75年后的“重逢”。

1

回望青葱岁月,耄耋老人再“相见”

1949年5月27日下午3点左右,9名贺氏养正小学的学生挥舞着小彩旗,在(大碶)老庙以西私河潭的路边欢迎解放军,最先目睹了解放军战士的英姿。10天后,该校高年级学生贺伍明、王长霖等人组成的军乐队,走在庆祝大碶解放的群众游行队伍最前列。

“陆书记,‘大碶解放图’照片中,左侧敲小鼓的小孩王长霖给我写信了,他关注到了我们的纪念活动,现在他人在合肥,到时候活动现场能否进行大屏幕微信视频连线,让他跟75年前的小伙伴见见面,也给大家讲讲故事?”中国港口博物馆文史专家陈一鸣对大碶街道坝头社区党委书记陆玮说。

6月28日下午,一场红色“故事会”在坝头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举行。“我当时比较小,站在游行队伍的后面挥舞三角旗。贺伍明、王长霖他们是高年级学生,在游行队伍第一排敲‘西洋鼓’。”贺开仙饶有兴致地向现场的党员“道老古”。

在这场“故事会”上,通过陈一鸣和陆玮的努力,贺伍明、王长霖、贺开仙三人及其家属代表75年后再次“同框”。

“老王侬好,侬还是老底子的面孔,没怎么变化……”岁月催人老,不变的却是彼此熟悉的那口乡音。服务中心三楼会议室里,通过微信视频连线,三位老友75年后再“相见”。

今年90岁高龄的贺伍明如今生活在苏州,因身体原因无法赶到现场,其侄子贺忠水代为参加了此次活动。88岁的贺开仙对贺伍明印象很深刻:“别看他当时个头小,但点子多,脑子很活络,是学校的学生会会长,文体积极分子。”

2

空间微营造,旧时光里的老街已焕新

“老贺村的花墙门里承载了许多我的童年记忆,我后来出版了一本书,叫《童年旧事》,封面就是以这个花墙门楼的剪影作为图案。1950年,我从贺氏养正学校毕业,后来到辛成中学(今镇海中学)、宁波一中读书;1961年,上海交通大学本科毕业后,我就一直生活在合肥,但心里一直想念着大碶的老宅子。”聊起自己在大碶的往事,89岁的王长霖总有说不完的话。如今的他,更关心的是当年参加大碶解放游行的那条老街现在是什么模样。

“长霖师傅,您当年参加游行队伍途经的光明弄,至今仍然保留着很多民国时期的百年老宅,我们邀请您常回大碶来,走一走老弄堂,看一看小庭院。”贺开仙向屏幕里的王长霖介绍了坝头社区光明弄片区的情况。

今年4月以来,坝头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依托“碶上微景”大碶街道党群服务空间微营造项目,积极回应片区居民呼声,通过因地制宜、除旧布新,将光明弄2号院落打造成了一个既有颜值又有舒适度,且充满趣味和文化底蕴的公共空间。

“光明弄跟过去相比,变化还是蛮大的,这个地方紧挨着南安亭,那里是我们当时游行队伍集合的地方,也是过去镇上最热闹的集市中心”“南安亭的位置,就是现在电器市场和大碶书店那个四岔路口”……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往事虽已流转,却依然能拼凑出心中美好的记忆。

如今,大碶越来越多类似于光明弄的老弄堂、老院落,在逐步保留乡愁记忆的同时,也注入了新的时代气息。

回乡创业的民谣酒馆主理人虞建波也在“故事会”现场带来他的分享:“我选择回乡创业,是思维方式的转换。大碶的老街有着不错的环境条件,又是自家的老宅院,所以我就顺势在岩河边进行了老屋改造。”

畅谈过去,展望未来。这场“故事会”,用一张老照片,勾连大碶的今与昔,让旧时光里的人再聚首,分享老宅弄堂的新生。新征程的路上,这些砥砺奋进、推陈出新的人与事,如同一盏盏明灯,指明前行的方向。

记者 陈烨

通讯员 钟兆丰 姚宁宁

2024-06-30 这场社区“故事会” 2 2 宁波晚报 content_161221.html 1 3 让老照片里的三名少年 相隔75年再次“相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