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95岁的鄞州区离休老干部郑挥在家中找到了一本《东钱湖殷家湾郑氏家族资料》,又将他的思绪牵回到年少时光。从抗日战争的炮火声中成长的孩童,到奔走各地的战地新闻工作者,一张张黑白照片,一段段字里行间,书写着老人对党忠诚、为民奉献的家国情怀。
进步刊物的“文艺骨干”
郑挥,原名郑济侨,祖籍宁波市鄞州区东钱湖镇,1930年4月出生于上海,1945年参加革命,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1年调鄞县(现鄞州区)工作,1990年在原鄞县经济委员会(现鄞州区经济信息化局)离休。
听郑老说,他小时候家境较好,父亲是上海一家印刷馆的经理,家中共有7个兄弟姐妹,他排行第五。1940年下半年,时年18岁、已参加抗日队伍的大哥,在父亲的全力支持下,全家合力创办了抗日进步刊物——《海藻文艺丛刊》。当时才10岁的郑挥成了一名小小的“文艺骨干”。
战地新闻工作者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该刊被迫停刊,郑家兄弟姐妹相继奔赴抗日前线或转入地下斗争。大哥郑慕贤(原名郑济良)是兄弟姐妹中最早去苏北参加新四军的。1945年12月,他通过大哥郑慕贤的介绍,经地下交通员引路,前往苏北华中军区参谋处参加了新四军。出于保密,也为了保护家人安全,从那时起,他把自己的名字改为郑挥,随后进入华中建设大学学习。
1946年,华中建设大学并入山东临沂的一所大学,郑挥与400名同学一起步行北上,遇上下雨,道路泥泞湿滑,花了四五天时间才走到目的地,进入文艺系新闻班学习专业知识。同年,他被分配到大众日报社从事摄影与照相制版工作。1948年,调至鲁中南报社、前卫报社工作。至今,郑老还珍藏着当时的一些旧照,比如他的工作照以及为其他新四军战士、左联作家梁文若等人拍摄的照片。
“战争年代的报社,不像现在有固定场所。那时候我们办报,一有情况就要马上转移,并无固定地方,而且要尽快埋藏好照相制版器材、印刷机器等物资,确保不落入敌手。因此,在战火中生存并坚持出报,条件十分艰难,我们几乎每天都在奔走,时不时身边就有战友倒下了。虽然很难,但幸运的是,我最终还是挺了过来。”郑老一边回忆,一边掰着手指说,除了郑家5个兄弟姐妹,还有他的大姐夫沈正光、二姐夫叶里和大嫂袁粹英,也是坚定的抗日战士或地下党员,一家人共有8人是离休干部。
集邮、著书,铭记历史
郑挥从小就喜欢集邮,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这个爱好不得已被中断。改革开放后,他又重拾这项爱好。
经历了战火,郑老铭记战争带来的痛苦,离休后研究民间信客和邮政史,共收藏有1600枚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相关的主题邮票。他的家中有一个专门陈列邮票的柜子,按照不同时间和人物标注好,分类放入文件夹,像“中国战区日本投降签字典礼纪念”邮政特戳等,意义非凡。据郑老介绍,这些邮票大多是从古玩市场淘回来的,有的还是从朋友那边置换过来的。
除了邮票单品,郑老还收藏了各类实寄封(已经寄递的信函封套或其他邮政用品的总称),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的信息交流。
“原本从上海寄信到宁波只需要1天到2天,当时却需要两个多月才能收到。”郑老说,别看这些只是一张张小邮票和一封封信件,背后承载的是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这种坚韧、不屈不挠的精神应当代代相传。
为此,30多年来,郑老笔耕不辍,经常写些回忆文章缅怀过去,著有《红色抗战史》《近代宁波邮史探略》等。2019年底,他的著作《民信局与信客史料考略》被列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并出版,在业界引起轰动。
如今,郑老依旧耳聪目明、思维清晰,十分健谈,还在继续创作。
他说:“我将不忘初心,尽自己的能力去记录历史,激励教育后人,这是我写邮史、写革命史的初衷。”记者 徐丽文 通讯员 陈武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