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块南宋石碑说开去

宁波博物馆的三块石碑拓片。

吴锦堂

日本博多遗址群出土文物。图源:日本福冈市文化财产信息网

在宁波博物馆不起眼的角落,放置着三块南宋石碑。

年长日久,它们的颜色看起来有点暗淡,如果不是刻意阅读,上面的文字很容易被忽略——

“建州普城县寄日本国孝男张公意,舍钱十贯,明州礼拜路一丈……”

“日本国大宰府博多津居住弟子丁渊,舍身十贯文,砌路一丈……”

“日本国太宰府居住弟子张宁,舍身砌路一丈……”

字迹刻得歪歪扭扭,不甚工整。根据碑上刻的时间“乾道三年四月”,也就是1167年,为南宋。

南宋的“十贯”相当于多少钱?查该时期,江浙地区一石米的价格约2600文,十贯约是一户人家100天的口粮,说少不少。

这是目前能见到华侨在宁波捐资的最早记录,也是已知国内现存最早的华侨文物。

1

历史溯源:在日本的早期“宁波帮”

明州(今宁波)到日本博多,在宋元时期有一条非常成熟的海上交通线。

1977年,日本修建地铁,在博多车站北侧出土了大量宋代瓷器,曾经繁华的对外贸易港口景象浮出水面。

众多材料表明,当时的中国海商先是在明州港汇集,而后迎着季风出海。其中的一部分(有千余人)定居博多,发展出日本最早的中华街——大唐街,上述石碑上的三人大概率便来自那里。往来中日之间的他们,趁在明州停留的时间捐资修路、供养先祖,幸运地将名字留到了今天。

在博多,有个地方叫“宋人百堂”,可能是宋朝商人墓地,后被荣西禅师改建为圣福寺。那一带,出土过一件水注,是典型唐末五代至宋朝时期“越窑系”产品。不知道张公意、丁渊、张宁三位会不会葬在那里。

在日本,有一些华侨墓园留了下来。宁波帮博物馆原馆长王辉去过位于神户的一处华侨墓园,那里所有的墓碑都朝着祖国、朝着家乡,不少刻有“宁波府”字样。

神户港是日本另一处历史悠久的商港,和宁波港一样,繁盛至今。19世纪末20世纪初,有一位重要的华侨——吴锦堂(1855-1926)在那里生活。

吴锦堂生于慈溪,在上海学做生意,后东渡长崎,迁至神户,主要在中日间贩销日用工业品和土特产,后发展成为日本关西商界巨子。

经商成功的他,热心华侨公益事业,关心祖国和家乡。他深知侨居海外的同胞谋生不易,在神户创办了中华公堂及同文学校。他告诉和他一样的侨民,要有民族自强自立的志气,有文化和知识,才能免遭迫害与侮辱。

吴锦堂还在神户兴办了不少华侨慈善机构,中华义庄(华侨公墓)、万国病院、孤儿养育院、盲哑院,还有红十字会、同仁会、掖济会……1912年,他和朋友们在神户创立的三江会馆,影响力持续至今。

1905年,吴锦堂出资6万多银元在家乡慈溪兴办锦堂学校,校舍主体为西式楼房,红砖二层建筑。浙江巡抚增韫在给光绪皇帝的奏折中,称其为“浙江私立学校之冠”。吴锦堂把教育看成“救亡图存”的手段,希望“田庐弥望,海桑苍苍,吾侪学习当自强”。

从求生到立志,进而“反哺”家国,这些拥有类似经历的人后来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宁波帮”。

2024-06-26 2 2 宁波晚报 content_160019.html 1 3 从三块南宋石碑说开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