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篇:老城与马渚

龙泉山上俯瞰余姚城,摄于1877年。

余姚饮马桥明信片。王天杨供图

运河在余姚境内,西边分南北两线自上虞汇入姚江,东行入余姚城区分为候青、中舜、最良三支拱卫双城,最后又分慈江和姚江至宁波江北境内,线路较为清晰。

余姚城的发展与运河休戚相关。东汉建城时,余姚城郭西靠龙泉山,南临姚江,正是姚江给城市提供了生活保障和对外通道,使之不断发展壮大。明代,为了阻却倭寇沿河长驱直入,又在江南岸建了城墙,造就余姚独特的南北双城结构。

拍摄余姚老城,有个常见视角是从龙泉山上俯瞰,双城合璧、一水中流的格局一览无遗。运河带来的物资人员、文化思想,让这座城市繁荣兴盛、人文荟萃,成为浙东最为灵动和璀璨的“东南最名邑”“文献名邦”。

余姚双城以姚江上的通济桥相连。通济桥与其北面的舜江楼,可以说是余姚最有标志性的打卡地。此处旧影数量众多,如通济桥、舜江楼、季卫桥等等。

通济桥现存桥身系清雍正年间重建,其东侧桥联曰“千里遥吞沧海月,万年独砥大江流”,气象宏伟。

姚江北面候青江上季卫桥亦有旧影存世,为美国摄影师西德尼·甘博于上世纪20年代拍摄。照片上高大的五孔石拱桥,系清道光十五年(1835)由邑人叶季卫出资重建。

有研究认为,“北面的候青江作为余姚北城护城河的同时,也是一条重要的航运要道,它承接西江、中江、东江,是姚城与三北地区连接的重要通道。特别是东江,又叫运瓷专线,上林湖烧制的瓷器就是通过这条河运到余姚城,向西进贡,向东贸易”。(《从“文化遗产”和“文物”的区别谈运河遗产的保护与管理——以余姚为例》)

再向西看,余姚西边从上虞进入的两支运河,北线称虞余运河(古称马渚横河),南线为四十里河—通明江。历史上,南北两线运河交替或同时使用。

去年,宁波老桥研究者朱永宁先生考证出一张马渚饮马桥的老照片。饮马桥位于马渚老集镇的中心,横跨虞余运河,因传说“秦始皇饮马于此”而得名。

这张照片是明信片,是民国初期由上海康记洋行出版的《中国风景》系列明信片中的一张,右下角标有英文小字,原意摄于苏州。

朱永宁通过桥的形制、光线角度等判断为余姚饮马桥,自西向东而摄,与另一张网络流传的饮马桥旧影正相吻合。

余姚旧影中,还可见横河坝。照片中,有个男子站在一座石桥上,石桥建在两山夹峙之中,右边抵着山脚,桥三孔,桥面铺厚厚的条石。桥下有堰坝,水流经此形成落差。

横河坝在1951年后数次改建,新建了功能更强大的水闸和升船机,更名“西横河闸”。上世纪90年代后,河运功能的逐渐衰落,西横河闸的升船机逐渐废弃,但水闸依旧发挥功能。

此外,“N维宁波”群的楼稼平先生还向记者提供了一张“余姚城外运河船只过坝”旧影,出自后藤朝太郎1933年所著的书。

2024-06-19 2 2 宁波晚报 content_158998.html 1 3 余姚篇:老城与马渚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