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岁男孩将口腔黏膜多处咬破 有人说容易致癌

医生:“咬颊症”和口腔癌无必然联系

马诞骅主治医师在诊治患者。

“医生,孩子嘴巴里破了好几个口子,他说自己咬的。”最近,薛女士无意间发现10岁的儿子小豆(化名)口腔内被多处咬破。有人说这是“馋肉了”,也有人说“容易得口腔癌”。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宁波市第二医院口腔科马诞骅主治医师给小豆做了检查。只见小豆两颊内侧黏膜上有大片白色脱屑性改变,还可以看到一些细小的皮下出血点。轻轻擦拭后,有的死皮脱落下来,有的一端仍黏连在口腔黏膜上,另一端“迎风飘扬”。

小豆说,一开始,他觉得嘴巴里面有点粗糙,就会轻轻用牙齿咬脸颊,试图通过撕咬表皮使颊部变得光滑。后来,就慢慢形成习惯了。上课咬,回家也咬。可是,粗糙的地方越来越多,怎么都咬不平了,总想着咬。据他回忆,已经咬了好几年了。

马诞骅给小豆讲解了这样咬的危害,让他以后不要再咬了,也建议家长平时多观察、提醒。另外,她给小豆配了2%的碳酸氢钠溶液,回家进一步清洗口腔内部。

马诞骅说,进食时,偶尔咬到脸颊没有关系。如果长期有咬嘴唇及脸颊的不良口腔习惯,则要引起注意。她介绍:总咬嘴唇或脸颊被称为“咬唇症或咬颊症”。反复习惯性地咬脸颊会引起口腔黏膜慢性自伤性病损。

马诞骅说,门诊中,“咬颊症”的患者不在少数,在每个年龄层次都会发生,来就诊的中小学生较多。家长乍一发现孩子口腔内部“伤痕累累”,难免紧张焦虑。

为什么会去咬自己的脸颊,真的是民间说的“馋肉了”吗?马诞骅表示原因较多。比如,精神紧张等心理因素可使人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咬唇颊黏膜;口腔上皮不平整,有颊白线的存在,会让人想通过咬脸颊使其恢复平整,周而复始,越来越严重。

网上有种说法:长期咬脸颊,容易引发口腔癌。对此,马诞骅做了澄清。她表示不必过于恐慌,这两者没有必然联系,“咬颊症”不会直接导致口腔癌变。导致口腔癌的因素是多样的,还和口腔卫生习惯差、过度抽烟喝酒、咀嚼槟榔、全身免疫因素等有关。她提醒,虽然“咬颊症”和诱发口腔癌没有必然联系,但平时也要注重对口腔黏膜的保护。有“咬颊症”的话建议及时就医,纠正不良口腔习惯,还自己一个健康的口腔黏膜。

记者 王颖 通讯员 郑轲 文/摄

2024-06-13 医生:“咬颊症”和口腔癌无必然联系 2 2 宁波晚报 content_157810.html 1 3 10岁男孩将口腔黏膜多处咬破 有人说容易致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