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护水生生物,建设美丽中国。6月6日,宁波市2024全国“放鱼日”同步增殖放流活动在余姚市玉皇山公园举行,并在余姚江流域放生了200万尾淡水鱼。
放鱼日人气旺,大量市民参加
上午10点,余姚市玉皇山公园的余姚江畔人气火热,江边台阶上已经设置好了鱼苗导流台,旁边空地上排放着许多大大的塑料桶,里面盛满了各种淡水鱼苗,有鲢鱼、鳙鱼、草鱼还有甲鱼等。
“开始放鱼了!”主持人话音刚落,参会人员以及市民群众一起纷纷用水桶将塑料桶里的鱼苗,一桶一桶地倒入导流台。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鱼苗成群结队地滑向水中,它们在余姚江里安了家。
“保护生态环境很有意义,所以得知这个活动,今天特地带着孩子一起来放鱼。”徐女士抱着三岁的孩子一起将一桶鱼苗倒入了江中,她说地球家园只有一个,所以培养下一代环保意识特别重要。
“我今天早上在公园里锻炼,偶然看到这个活动,就跑过来参加了。”刚放完鱼的徐老伯说,这个活动很有意义,多放鱼苗对净化水质,促进河道生态很有好处。
记者在现场看到,前来放鱼的市民群众特别多,大约半小时,200万尾淡水鱼就全部放完了。
今年全市放鱼总量将达8.6亿尾
宁波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天除了放淡水鱼,另外,在象山海域也同步放流了岱衢族大黄鱼鱼苗500万尾。全国“放鱼日”活动期间,我市向姚江等主要河湖及沿海水域放流各类鱼苗6505万尾。
2024年,宁波市各级预计投入财政资金1500万元,放流岱衢族大黄鱼、黄姑鱼、黑鲷、中国对虾、日本对虾以及鲢鱼、鳙鱼、草鱼等各类水生生物86000多万尾(粒)。
近年来宁波进一步加强水生生态资源保护,深入开展渔场修复振兴暨“一打三整治”专项行动,全面实施长江十年禁渔,严格执行休渔期、禁渔期制度,强化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管理,稳妥有序推进海洋牧场建设。尤其是持续开展增殖放流活动,近年来全市每年投入财政资金1400万元以上,累计放流本地鱼、虾、蟹、贝等各类水生生物物种50多亿尾(粒),对恢复渔业资源、改善水域生态环境、保障水产品有效供给和促进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
近年来,东海陆续有野生大黄鱼被捕获,大黄鱼等种群修复初见成效。渔船数量(吨位、总功率)保持总体稳定的情况下,2023年全市海洋捕捞产量515917吨,同比增长0.43%;淡水捕捞产量25812吨,同比增长0.31%。记者 陈善君
通讯员 严舒玮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