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确诊‘绿色癌症’后对症治疗了4个月,我体重涨了10斤多,状态也变好了。”近日,宁波34岁的朱先生向宁波市临床病理诊断中心组织病理科崔阳阳副主任医师“报喜”。
5月29日是世界肠道健康日。崔阳阳提醒市民:要高度重视炎症性肠病,争取早确诊、早对症治疗。
读片10分钟
综合研判要花N个10分
4个月前,朱先生的病理切片摆到了崔阳阳的案头。消化内科医生对其做了多点活检,采集了胃窦、十二指肠等10个部位的标本送检。仔细读片后,崔阳阳先后发现了两个异常——慢性肠炎改变和非干酪样肉芽肿。既然排除了肿瘤这些“大事”,可以直接出具炎症改变的病理报告了吗?
“读片只需要10分钟左右,后续的工作却要N个10分钟。”初步读片后,崔阳阳怀疑朱先生可能患克罗恩病。炎症性肠病是一种特殊的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又被称为“绿色癌症”,分为两种,一种是克罗恩病,一种是溃疡性结肠炎。2020年开始崔阳阳专注于炎症性肠病的研究,诊断过多例相似病例,看到异常,随即触发了她脑内的诊断“雷达”。
随后,她调取了朱先生近期的就诊记录和影像、内镜检查等资料。了解到朱先生肠道有不全梗阻,腹痛多年,这半年来一天腹泻10多次,以至于身材分外消瘦,身高180厘米,体重不到50公斤。再次仔细阅片、结合相关检查并与临床医生充分沟通后,崔阳阳出具了“克罗恩病”的病理报告。
对于克罗恩病来说,难点之一在于确诊,很多患者历时10多年甚至更长时间才得到确诊。对症治疗后,朱先生的状态有了明显好转,腹泻次数明显减少,体重也涨了5公斤多。
不是肿瘤就“万事大吉”?
提醒:要高度重视炎症性肠病
后续沟通中,朱先生感激地说:“如果不是病理医生的诊断,自己在治疗上还会继续此前的弯路。”
原来,8年前朱先生曾因经常腹泻在老家做过肠镜,当时只取了一个部位的活检;6年前,朱先生因肠穿孔切除了小肠。“老家两次出的病理报告都是炎症,我以为不是肿瘤又切除了,就没当回事,没想到竟然得了‘绿色癌症’。”
崔阳阳表示,和朱先生一样,很多人认为肠道肿瘤是大事,排除肿瘤就“万事大吉”。实际上,像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等肠道非肿瘤性疾病都不容小觑。克罗恩病主要表现为消化道溃疡,可以严重影响健康,导致肠道狭窄、穿孔等。
记者王颖 通讯员 车倪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