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外出旅游,不少游客会选择入住民宿。最近,住在东部新城某高档小区的业主王先生心情有点糟,他们发现小区出现了不少“民宿”,还有很多陌生人进出。
业主投诉
有人在高档小区里办“民宿”
事情还要从前几天业主群里的吐槽说起。有业主表示,最近一段时间,他们楼下的一家住户很吵,有时候半夜还有很大声音,而且经常有陌生人进出。“由于我们这里是两梯两户,平时都是电梯上下,和邻居也不是很熟悉,我们只好通过物业来协商解决。”业主王先生发现楼下的住户近期似乎更换频繁,看起来不太像正常的租客。他上网一查,证实了自己的猜测,自己楼下竟是一间“民宿”。而且这样的情况,在该小区还不止一家。
记者通过业主提供的信息,在不同网络平台上搜索发现,确实有好几家“民宿”定位都在该小区,而且面积都不小,可以入住的人员最多达到8人,每晚的价格也不低,将近700元。不过,目前,这些房源已经不可预定,处于下架状态。
物业行动 已发通知要求立即停止租赁
为了进一步了解情况,5月22日,记者来到该小区。“我们最近接到了业主的反映,小区里某些单元比较嘈杂,进出人员比较多,影响了其他业主的正常休息,为此我们也进行了调查。”物业相关负责人郑经理告诉记者,经过他们的初步核查,已经确定有两个单元被用作“民宿”,并且在网络上出租。其他疑似开办“民宿”的还有几家,他们已经在和业主沟通,进一步确认信息。
“我们了解到的情况是,这些房屋都是业主租出去的,二房东在业主不知情的情况下,改造成‘民宿’对外营业。”郑经理说,接到投诉之后,他们已经第一时间和业主取得了联系,要求他们自行和二房东沟通,马上停止营业,对营业的“民宿”进行清退。
此外,5月21日晚,小区物业还下发了关于禁止在小区内开设“民宿”的通知。通知要求立即停止租赁,禁止“民宿”住客进入小区,同时加强排查,杜绝类似情况的发生。
记者了解到,根据民法典第二百七十九条的规定,居民区业主不得违反法律、法规以及管理规约,将住宅改变为经营性用房。若业主希望将住宅改变为经营性用房,除遵守法律、法规以及管理规约外,还应经有利害关系的业主一致同意。
律师观点 房子出租后,业主不能做甩手掌柜
记者通过搜索发现,该小区里开设“民宿”,并不是最近才发生的,在网络平台的点评中,最早一条留言时间在2023年5月。按时间来算,开设已有一年。
那么,为什么物业一直没有发现这个问题呢?
对此,郑经理表示,该小区大约有业主600户,目前的入住率在七成左右,其中有不少是投资业主。“我们小区也算比较高档,面积也比较大。”郑经理说,这里的单元外表几乎一样,开办“民宿”的房屋没有挂任何招牌,外人很难发现,再加上平时小区入住率也不高,因此没有造成太大影响。
据他们初步调查,这些开“民宿”的二房东,会事先和客户约定一个地方放置门禁卡,随后,对方刷卡进入小区、电梯,再用密码开锁,一般情况下,保安和物业也不容易察觉。之前,他们也接到了几起投诉,反映部分单元比较嘈杂,人员进出比较频繁,他们劝阻后就平息了。“现在情况比较突出,可能和‘五一’假期生意比较好有关。”为此,物业进行了彻查,这才发现了存在经营“民宿”的情况。
浙江同舟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韩志清律师认为,住宅小区里办“民宿”容易出现这些问题。首当其冲的就是安全性问题,陌生人员频繁出入小区,会增加安全隐患,也不利于小区管理;其次,小区的公共资源比如停车位、电梯等也会出现使用紧张、过度损耗的现象;再者,此类现象往往伴随着的是邻里关系的恶化,出现各类矛盾纠纷。此外,网络平台也应该加强事先监管和甄别,从源头上杜绝把普通住宅改成“民宿”的做法。作为业主,也不能做甩手掌柜,一旦租给二房东就不再过问,应该对出租房产的用途进行明确,避免因为功能改变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记者 毛雷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