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宁波市召开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现场会,与会代表现场观摩了宁波市鄞州区海创社区、天宫小区、海曙区可回收物分拣中心等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点。宁波还交流了经验做法,将宁波垃圾分类的经验再次推向了公众视线,受到了来自全国各地代表的关注。
“新时尚”运动深入人心
如今,宁波垃圾分因已经走过11个年头了,从无到有再到参与率最高的一项“新时尚”行动,已经成为市民生活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全国首批垃圾分类试点城市,自2013年以来,宁波以绣花功夫持续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截至去年底,宁波市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资源化利用率、无害化处理率均实现100%,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率88%,城镇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41%,垃圾分类投放精准率超过90%,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99%,多项指标位居全国第一,妥妥地成为“顶流”。
据了解,在推动垃圾分类工作中,我市建立了完善的志愿服务体系,共组建六大类志愿队伍1万余支,活跃志愿者超24万人,实现开展志愿者活动小区覆盖率100%,助力宁波垃圾分类投放精准率超过90%。
绿色低碳理念“落地生根”
在垃圾分类的过程中,宁波推出了一项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赋教于乐,从分辨“这是什么垃圾”到思考“垃圾还能怎么分”,从每月一次开展“有害垃圾收集日”到帮助各个社区设立“循环集市”……宁波以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活动,一点点培养市民的分类意识、分类习惯,让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理念,在甬城全面落地生根。
宁波还将垃圾分类工作与浙江推进“千万工程”和“浙江有礼”文明新实践深度融合,组建六大类生活垃圾分类志愿队伍1万余支,拥有志愿者80万余人,已提供志愿服务600余万小时,覆盖服务人群280余万人,培育“黄背包”“海洋蓝卫士”“老兵志愿突击队”“过期药品回收志愿服务”等一批示范项目,实现开展志愿者活动小区覆盖率100%,助力宁波垃圾分类投放精准率超过90%。
记者 边城雨
通讯员 范奕齐 吴秉承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