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海曙区鄞江镇芸峰村木坑自然村的“MK花园”内,成片的月季花墙绽放,红色的华贵、粉色的温柔、黄色的明亮……交织成一幅热烈而绚丽的画卷。这座宁波版“莫奈花园”,让慕名前来参观的游客“一秒入画”。
打造这个花园的是一对中年夫妻。从2021年开始,两人利用业余时间,把村里一块800平方米的闲置土地,一点一点地改造成了一座欧式风格的花园,里面种满了各色各样的中国月季、欧洲月季和日本月季,以及绣球和铁线莲,花境植物也在培育中。
“单论欧洲月季就有300多种。”女主人吕雅娟说,她非常喜欢月季花,尤其是欧洲月季。“我是土生土长的鄞江人,小时候家里院子总是开满了花,爸爸还经常带着我去邻居家剪月季枝条,我们一同扦插、培育,再分享给邻里,这是我对园艺最初的热爱和向往。”
结缘:花园承载了她的童年梦想
吕雅娟是一家企业的在职员工,自幼与园艺结下了不解之缘。2000年初,她接触到欧洲月季后就被深深吸引,十几年间收集了200余种享誉世界的月季名品。
2020年父母回村养老,翻修好老房后恰逢疫情,防控期间,她就在老房院子里打造了第一个属于自己的小花园。
这个小花园至今还在。高大的欧洲木绣球层层叠叠,边上围绕着铁线莲、月季、朱顶红、迷迭香、芍药、金银花等花卉。
小花园受到了邻居们的喜爱,还有周边慕名来参观花园的花友。渐渐地,吕雅娟发现小花园已经不能承载她的童年梦想。她看中了村里一块800平方米的闲置土地,村里也支持她在这块地上栽种花卉,打造更大的花园。
“我和丈夫都有自己的工作,为了我的爱好和梦想,我们牺牲了全部的业余时间。”吕雅娟说,当时该地块上满是竹子、杂草、建筑垃圾,当他们请来一辆挖掘机进行清理时,很多村民都不理解。“他们肯定以为我们吃饱饭没事干,喜欢花也犯不着租这么大块地种花啊。”
两天后,土地清理干净了,吕雅娟负责设计,丈夫负责实现。他们围上白色的铁篱笆,搭建大棚,铺上石板。他们为这个花园取名为“MK”。“名字来自我们木坑村的首个拼音字母,饱含着我对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的深深热爱。”吕雅娟说。
未来:想培育一个新品种以她的名字命名
接下来,吕雅娟开始满世界找花,有时候网购,有时候亲身前往花木集散地购买。前几年,她还集中参观学习了国内外的苗圃,参加各种花卉展,学习花卉的培育技术。
“这个爱好太‘烧钱’了。”吕雅娟说,购买各种月季的支出,她还非常讲究地从世界各地买来好的肥料和土壤。比如,丹麦的泥炭,斯里兰卡的椰糠,美国的花多多和奥绿318肥料……
为了能支撑自己的爱好,吕雅娟试着出售自己繁育的月季小苗,没想到非常受欢迎。“当年我就把投入的资金回本了。”这让吕雅娟兴奋不已,也更坚定了她继续打造这个月季花园的决心。
经过4年的发展,现在的“MK花园”里共有7000多株各类花卉,其中欧洲月季有300多种。此外,还有中国月季、日本月季、铁线莲、绣球花等。从5月开始,这里的花朵将一直盛开到12月中旬。
“有很多欧洲月季的名字,是以培育者的妻子、女儿或孙女名字命名的。”吕雅娟说,她也想和丈夫一起培育一种新的品种,并以她的名字来命名。
未来,夫妻俩还有一个计划,希望能借助“MK花园”的知名度,多为村子和村民做点事。现在,他们以花为媒,吸引客流来到村里,并把村民们种植的茭白、大米,以及咸笋、油焖笋等特产放到了花园里,供游客购买。
分享:种植欧洲月季有哪些讲究
现在,喜欢欧洲月季的市民越来越多,而我国其实是月季的原产地。
早在数千年前,我国就出现过许多原种月季。19世纪,月季传入欧洲。由于育种技术的提高和转基因技术的广泛应用,当地的月季出现了许多与传统月季完全不一样的特性,颜色方面,出现了绿色、蓝色、紫色甚至黑色;花瓣明显增多,传统“月月红”月季花瓣只有20瓣-30瓣,而欧洲月季,有的花瓣数量可以超过100瓣,大大增强了观赏性;香味也一改传统月季的无香或药香,呈现出迷人的果香。
对于普通的欧洲月季爱好者,吕雅娟分享了自己的种植经验。
环境方面,光照每日至少保证3小时,通风是第二必要条件,环境不通风容易造成空气闷热、潮湿,滋生细菌与病虫害。
土壤方面,常用的基质有园土、营养土、椰糠、珍珠岩、草木灰、腐殖质等,推荐:60%田园土+20%泥炭或椰糠+10%腐殖质+10%珍珠岩草木灰。
浇水方面,盆栽的话,看表土,表土微干就应浇水,第一次润湿,第二次浇透。如果植株枝繁叶茂,说明需水大;反之,叶片稀疏就需要控水,以促进植物发根。
施肥方面,有机肥起效慢味道大,比如羊粪,仅建议在冬季换土壤时作为底肥少量使用。以1加仑的盆栽月季为例,推荐:隔月在土壤表面施缓释肥1克;水溶肥1000倍液,生长季按一周一次进行施肥。
修剪方面,小苗促生长剪花苞,中苗做冠幅花前摘底叶促发笋枝,花后按五叶芽点向外剪残花,力保植株圆润平衡;冬季强剪时摘尽叶片,目的是去除病害细菌,整形绑扎。
记者 林伟 通讯员 彭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