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岁的刘老伯(化名)半年来一直感到胸闷气急,最近一周病情明显加重,不活动时也觉得呼吸非常困难,于是紧急来到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一测血氧饱和度仅90%(正常人血氧饱和度99%-100%)。胸部CT检查发现右肺一个直径达8厘米的肿瘤,像鹅蛋那么大,已经完全阻塞了右侧的主支气管,导致右肺不张,这意味着刘老伯的右肺已经完全失去了功能。更为麻烦的是,刘老伯同时患有慢阻肺,原本肺功能就差,情况不容乐观。
医生决定立即为他实施手术,解除右主支气管的阻塞,让右肺重新工作。然而,由于患者年龄大,基础肺功能差,手术风险很高,在麻醉过程中易出现窒息、大出血等危险。为确保患者术中安全,通过充分的准备,医生决定采用“无管高频叠加常频喷射通气技术”与“硬质支气管镜及内镜下APC、冷冻技术”进行手术,高效助力患者恢复气道通畅。
手术开始,麻醉科团队给刘老伯注入全身麻醉药品后,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陈众博主任医师随即向其气管内插入一根硬质气管镜,并与高频叠加常频喷射系统相连进行通气。陈众博使用电圈套及APC(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的方法快速将气道内肿瘤切割下来,用冷冻术把肿瘤取出,把刘老伯的气道打通。并将肿瘤进行了病理送检。病理结果提示为肺肉瘤样癌,为后续进一步的病理检测(免疫组化和基因检测)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术后,刘老伯的右支气管梗阻得到解除,呼吸氧合状况明显改善,复查胸部CT显示右肺已大部分复张,术后第二天就下床走动了,目前已经出院,等待进一步的病理检测结果。
据了解,在此次刘老伯的手术中,“无管高频叠加常频喷射通气技术”与“硬质支气管镜及内镜下APC、冷冻技术”可谓居功至伟。
记者 吴正彬 通讯员 於学婵 庞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