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坝——

浙东运河上的 宁波门户(下)

□胡白水

三、船从坝顶拔过

为了使大西坝能“兼通船楫”,宁波官民共同采取了拔船过坝、迎送官员及建桥造亭等补救措施。

拔船过坝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西渡堰时,是人畜协力拔船过坝。据《四明志》记载:官府以每月每人二贯文钱雇佣18人、每牛及草料一贯文钱配备8头牛、三贯文钱准备索缆等用于拔船过堰。到了宝庆三年(1227),因管理不善,人散牛亡,使拔船过堰甚为艰难,后经知府胡榘过问,又恢复正常。

大西坝时,是人力借助机械拔船。在建坝时,于内外两面对称地各砌一条从坝底到坝顶一船宽的斜坡,在上坡的一面放上若干圆木棍、坝顶设置两个大转盘。在拔船时,索缆的一头套住待过坝船的船尾,另一头缠绕在转盘上,雇员分站转盘四周。待拔船号子一响,雇员挨磨似地推动转盘,缩紧索缆,牵船移上圆木棍,借助圆木棍减少摩擦力,将拔船到坝顶。当船身一半过坝,就会顺着另一面的斜坡滑下水面,这就完成了拔船过坝的全程作业。为便于拔船过坝,在坝上建有坝房,为管坝人员的办公室、拔船雇员的休息室及工机具等物品的仓库间。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上世纪)60年代,人民政府在大西坝安装了电动升船机,采用“高低轮惯性”让船过坝。这种电动升船机,每次可让一艘30吨位或两艘10吨位的船过坝,大大提高了过坝效率。

迎送官员实施了三个步骤。在大西坝东侧的姚江边,建了一座3米高的炮楼。楼顶有人守望,楼内装有礼炮。当发现有官船来往,立即鸣放礼炮。隆隆炮声既迎送官员,又通知大、小西坝做好官员迎送和官船过坝的准备。从楼中刻有“明州锁钥”来判断,该楼至迟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之前,因为在该年朱元璋改“明州”为“宁波”,从此“明州”之名再未使用过。炮楼于1951年拆除。在炮楼南约30米的地方建有一座官厅,当官船要过大西坝时,就请官员上岸至官厅歇脚品茶;待船过坝后,再请官员回船继续航行。在宁波城西门口建有一座接官亭,当官船到达西门船埠头上岸时,即由接官亭派人出车马接官员入城。

至于建桥造亭,就是在上文提到过的七座石拱桥和将于下文说到的四座凉亭。

可能因补救措施的得力,过大西坝的船只如《四明续志》所记:“舳舻相衔,上下堰无虚日。”其中,留下了陆游、崔溥、张苍水、黄宗羲、陈汉章等人物的过坝身影。

大诗人陆游曾从绍兴经大西坝到宁波月湖,探望曾提携过他的原丞相史浩。探望时间当在南宋淳熙十五年(1188)七月到绍熙五年(1194)之间。因为只有这段时间,这两位离乡任职的大忙人,才分别罢官蛰居绍兴老家和致士定居宁波月湖,有了在月湖相见的时空。

古代朝鲜官员崔溥在明弘治元年(1488)因故从海上漂至中国台州,后乘船过大西坝,经浙东运河、京杭运河、鸭绿江返回故国。他将沿途见闻写成《漂海录》, 其中写到大西坝是:“坝之两岸筑堤,以石断流为堰,使之与外江不得相通,两旁设机械,以竹绹为缆,挽舟而过。”

抗清英雄张苍水于清康熙三年(1664)被捕解送杭州。在过大西坝时,突然有一和尚掷瓦于舟,又疾行而去。瓦外裹一纸,纸上有字云:“此行莫作黄冠想,静听先生正气歌。”早已视死如归的张苍水看后笑曰:“此王炎之后身也。”此事以“西渡僧掷诗瓦”流传至今。

大学者黄宗羲曾从家乡余姚过大西坝到宁波白云山庄的证人书院讲学。黄宗羲在清康熙六年(1667)五月和七年(1668)三月两次到证人书院讲学,途径大西坝可能不止一次。

我太外公、国学大师陈汉章老先生,于清光绪十二年(1886)从家乡象山赴杭州师从俞樾时,走的也是过大西坝的浙东运河。在过坝那天,刚好“大雪初霁,群山皆皓”,又起东风,船速快疾。他心情舒畅,吟诗云:“东风齐着力,飞雪满群山;流水杳无际,行人何日还。”

四、村因坝而得名

大西坝村位于大西坝东侧的姚江边,因坝得名。

大西坝村“村民主姓楼,宋时从奉化迁来”,楼氏是大西坝村记有明确迁居时间的最早姓氏。该村在上个世纪已形成楼、金、周三大姓,到本世纪初有住民282户844人和耕田585亩,主产稻谷和蔺草。

楼氏在“宋时”迁居大西坝村的具体时间存有建坝前、后的两种可能。如果迁居在建坝前,那么楼氏是大西坝村的首批村民。但是,在建坝前,大西坝村这块地方还是咸潮浸蚀的芦荡荒涂,迁居的可能性很小。相比之下,在建坝后迁居的可能性会大一些。因为建坝后这块地方实现了阻咸蓄淡,其人居环境有了较大改进。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大西坝村的首批村民很可能是大西坝的雇佣人员及其他们的家属。他们因职业需要而率先迁居到这块处女地上,在业余时间与家属们一起,割芦苇盖草舍,垦荒涂种庄稼,撑船运输,撒网捕鱼,辛勤改善生活、生产和生存环境,从而迎来了第一批移民楼氏。楼氏在大西坝村定居后繁衍成族,遂成主姓。

大西坝村这块地方虽然在宋朝已有人居,但发展较为缓慢。在《鄞县志·政区·行政区划》中,到清乾隆年间(1736—1795)才出现地域名“西坝”,时属鄞县清道乡横山里四十九都二图;到民国二十四年(1935),才出现“大西坝村落(居民点)”,时属鄞县高桥乡;在《1990年底鄞县区、乡镇、村一览表》中,发现大西坝村成为高桥乡的一个行政村,但其属下仅一个大西坝自然村。2016年10月,大西坝村随所属的高桥镇由鄞州区划为海曙区。

起自高桥的大西坝河及其东岸的大西坝古道,直穿大西坝村到达姚江边的西渡口止,全程2.5公里。过去,在村内的该古道上,共建有四座亭子。从现存的上凉亭、下凉亭和渡亭来看,它们的建筑都相当普通。上亭和下亭均为抬梁式的清朝建筑,石柱木梁,面宽三间,长方形状。渡亭大约初建于宋,原亭早毁,现为重建的砖混结构四方亭。然而,从这些普通亭子上,至少有两点体现出过去“大西坝百姓以坝为业”的职业特点。从建亭数量来看,在一里稍长点的村内沿河古道上,连续建有四座亭子,这在其它古村是很少见的,如果不为大西坝,是不会建这么多亭子的。从建亭位置来看,上凉亭是建在传说中的最早坝址旁,下凉亭是建在移建后的坝址旁,渡亭是建在姚江边的渡口旁,这更说明了建这么多亭,是专给等候船只过坝、摆渡过江的旅客提供挡雨、遮阳、歇脚的方便。难怪上凉亭和下凉亭都成了区级文物保护点。

由这四亭想起,据船只排队过坝、拔船雇员昼夜作业、陈汉章老先生夜宿大西坝等记载,我们后人可以设想,当年大西坝村可能还会有饭庄、客栈、茶室和多种商铺、摊贩等;大西坝和大西坝村是如何的繁忙和繁荣。

以坝为业的大西坝村百姓,也注意村里的文化氛围。在明清时期,村内建有三圣殿、雷公殿和普渡庵。三圣殿塑造和供奉着药王菩萨及左右两位肩背药箱和手採药草的童子。雷公殿祀雷公雷婆神像,每逢农历初一月半,有不少善男信女前来烧香。普渡庵占地约400平方米,在大雄宝殿祀释迦牟尼、阿弥陀佛和药师佛,每天的晨鼓暮钟,环绕在村内上空。在清代,大西坝村办有义庄义塾,为村内贫困人家解除生活和求学的后顾之忧。该义塾在光绪三十三年(1907)改建为蓝渡初级小学堂,这所初小直到1990年还在发挥它的义务教育职责。

现在的大西坝村为原有的瓦房和新建的楼屋所组成。在原有瓦房中,还有楼氏大宅院、周家里(礼)五房宅院、长弄堂民房等规模较大的民国建筑,均成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登录点。

2024-05-10 大西坝—— 2 2 宁波晚报 content_151668.html 1 3 浙东运河上的 宁波门户(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