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交流中的宁波印记

清代宫廷画家原作制作而成的铜版组画《平定回部得胜图》,现藏天一阁。

在象山拍摄的电影《赵氏孤儿》剧照。资料图片

元代,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游历中国四年,回去后写了一本著名的游记,让欧洲人对中国有了了解。明代,传教士利玛窦来到中国,还带来了西方的几何学、地理学以及人文主义观念。清代,这支队伍更加庞大,其中尤以法国人数量最多,王致诚、贺清泰等人便是代表。

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暨中法文化旅游年,而中法两国的艺术交流,早在300多年前的17世纪下半叶就已开始。在这项非同寻常的交流中,宁波承担了独特的使命。这座东海之滨的港城,不仅是一些法国人登陆中国的重要锚地、中西艺术品的进出口岸,同时存留了法国画家的绘画珍品。比如根据王致诚和郎世宁(意大利人)等清代宫廷画家原作制作而成的铜版组画《平定回部得胜图》,目前就收藏在天一阁。

1

第一批使团经宁波抵达北京

1688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给清朝的康熙皇帝写了一封信:“得知陛下您求贤若渴……数年前我们决定派遣我们的臣民,博学的耶稣会数学家,为陛下带来所有最新奇的科学知识……”这封336年前寄出的信,今年4月终于“寄到”了,它出现在故宫博物院文华殿的“紫禁城与凡尔赛宫——17、18世纪的中法交往”展览上。

信中提到的是这样一件事:1685年,路易十四向中国派遣了一支“国王数学家”科研团,成员包括洪若翰(Jean de Fontaney)、张诚(Jean-Francois Gerbillon)、白晋(Joachim Bouvet)、李明(Louis Le Comte)和刘应(Claude de Visdelou)。他们个个饱学多能,肩负着科学考察的使命,刚刚当选法国科学院通讯院士。

当年3月3日,团队从法国布雷斯特港启航,绕过好望角,历时6个月抵达暹罗(泰国),正准备赶赴下一个目的地时,因发生海难又返回暹罗。1687年6月17日,他们启程前往中国,经过一个多月的海上航行,于7月23日抵达宁波。康熙闻讯后下令,对这些法国人“着起送来京候用,其不用者听其随便居住”。

获悉可以赴京后,洪若翰给法国科学院的院士们写了一封信。信的内容是这样的——

我们都健康地到达了中华帝国,并获准在我们心仪的城市居住。

首先我们将奉皇帝之命前往京城。你们一定会为我们感到高兴。我们也十分喜悦,因为终于可以执行科学任务了。我们将给你们寄去我们已经在宁波为考察这个大陆所做的观测报告。

我们将所有研究的内容都做了分类,分成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中国的天文和地理以及对天空的日常观测;第二部分是中国从古至今的历史,汉字起源以及与汉字、汉语相关的内容;第三部分是动植物自然史和医学;第四部分是艺术史和工艺史;第五部分是中国的风俗,还有第三部分没有包含的物理学的其他分支。

1687年11月26日,他们从宁波启程,途经杭州,登上巡抚所备的官船,由运河北上,于1688年2月7日进入北京。同年3月21日,受到康熙皇帝的召见,之后,张诚和白晋留在宫中备用,洪若翰、李明和刘应获准前往外省工作。

1697年,白晋回到法国,奉康熙之命招募新的传教士来华。同年,白晋所著的《康熙帝传》在法国出版,在书中,他较为理想化地描绘了当时的中国,并强调康熙皇帝和路易十四的相似之处。这本书在欧洲产生深远影响,引起了德国科学家莱布尼茨等名人的关注。该书目前收藏于巴黎凡尔赛市立图书馆。

2

记录乾隆功绩版画藏天一阁

路易十四所言不虚,这些耶稣会数学家确实都是“饱学多能”之人。其他国家来华的传教士,同样多才多艺,绘画几乎是他们必备的技能。比如佛兰德斯(今比利时)人南怀仁,在清初出任钦天监监正,虽然不是专职画师,但因工作需要,绘制了《卢沟桥运孝陵石料图》等木版画。康熙近臣、宁波人高士奇在《蓬山密记》一书中记载,南怀仁曾用西方透视法画了三幅作品,副本挂在畅春园观剧处。

正因为此,很多传教士进入清代宫廷后,直接成了御用画家。不仅为皇帝、后妃、权贵画像,也为皇帝记录功绩,如郎世宁、王致诚、安德义、艾启蒙合作的《平定回部得胜图》,贺清泰、艾启蒙和中国画家徐扬合作的《平定两金川得胜图》,描绘的都是“十全老人”乾隆的功业。前者画成后专程送到法国雕刻铜版,历时十余年,制作成铜版画后再运回北京。两幅作品目前均收藏于宁波天一阁。

因为油画的技法和中国画完全不同,起初当这些西方画家给中国人画肖像时,明暗的运用使得中国人以为被画成了阴阳脸,所以中国的画家如邹一桂就称这些西洋画“笔法全无,虽工亦匠,故不入画品”。但中国人还是很快接受了这种技法,中国画的面貌为之一变,可以说,这些传教士画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绘画史的走向。

继洪若翰等人之后,法国方面又指派了更加擅长绘画的传教士王致诚来到中国宫廷,为帝王服务。

王致诚(1702-1768),生于法国多纳,曾在里昂和罗马学画,乾隆三年(1738)抵达中国。刚到京时,他就将所画的《三王朝耶稣图》进呈御览,“帝大加赞赏”。但不久,因为中西艺术观念的不同闹出了不少令人啼笑皆非的趣事。比如王致诚善画油画肖像和走兽,但乾隆帝“强令其作山水花鸟及亭台楼阁之类,帝又不喜油画,命其学习中国水墨画……并不准用西法”,个性倔强的王致诚“乃愤曰‘我不服’”。不过,双方还是求同存异,互有折衷,王致诚在艺术中加入了中国画法,他的西洋画法也为乾隆所器重和认可。留下了《十骏马图册》《厄鲁特部蒙古族首领像》等中西交融的作品。1768年王致诚病逝于北京,为清廷整整服务了三十年。

3

戏剧交流史上还有一段佳话

在戏剧史上,也有一段中法文化交流的佳话。

元代时,纪君祥创作了杂剧《赵氏孤儿大报仇》(简称《赵氏孤儿》),被称为“元杂剧四大悲剧”之一。18世纪30年代,在北京的法国人马若瑟将其翻译成法文,托朋友把译稿带回巴黎,《赵氏孤儿》由此成为第一部传入欧洲的中国戏剧。

当时法国正掀起轰轰烈烈的启蒙运动。伏尔泰是其中的代表人物。被称为“欧洲的良心”“法兰西思想之王”的他,是个不折不扣的中国“迷弟”,他曾说过一句名言:“世界的历史起源于中国”,《赵氏孤儿》所体现的忠肝义胆、舍生取义的精神令伏尔泰深深折服。当时整个法国弥漫着一股罗可可的奢侈浮夸之风,伏尔泰决定以华夏儒家的精神理念唤醒法兰西人,1755年,伏尔泰改编的《中国孤儿》在法兰西大剧院首演,《赵氏孤儿》的故事首次登上欧洲舞台,为中法文化交流再添浓重一笔。

《赵氏孤儿》作为一个戏剧大IP,在西方被多次翻译和改编,共有一个法文版本、两个英文版本、一个德文版本和一个意大利文版本。在中国,更是先后被改编为昆曲、京剧、秦腔、越剧、川剧、湘剧、黄梅戏、山西梆子等林林总总的戏曲以及话剧、音乐剧和影视剧。2010年,导演陈凯歌将其改编成电影,值得一提的是,这部电影的拍摄取景地,正是宁波的象山影视城。

记者 楼世宇

2024-05-08 2 2 宁波晚报 content_151061.html 1 3 中法交流中的宁波印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