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云亮 文/摄
剡界岭应该是两条剡水的分界岭。北边的四明山麓有上下两个叫大坞山水库和剡界坑水库的小山塘,汇集周边的涓涓细流从岭头北边淌过来,折向东北偏东方向,潺潺流向奉化境内的跸驻和溪口等村镇,这就是剡溪。过了萧王庙,剡溪的下游叫剡江,再往前是奉化江。
在剡溪源头的西边,还有一条叫沙溪的涧水,但它先是朝南流淌,经新昌县沙溪镇在合溪村会合黄泽江,继之流向西北汇入剡溪。这条剡溪一路向北,过了章镇后叫曹娥江。当然,从剡界岭朝东北流向奉化江口的是东剡;朝南继之朝西北和朝北流向嵊州的是沙溪、黄泽江和西剡。
东剡因为有剡溪九曲的美景和流经雪窦山与蒋氏故里溪口而著名。但西剡也有九曲胜景,而且更长更宽,名气也更响,因为那是著名的浙东唐诗之路。诗仙李白就曾沿着这条溪水一路踏歌南行,抵达位于新昌县城东南的天姥山,留下了“明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的美丽诗句。
剡界岭海拔210米,也是连接两座山脉的一道界岭。它的西北是绵延百里的四明山,东南是峰峦起伏的天台山。但严格说来,四明山属于天台山,是天台山的一支余脉。
除了是两条剡溪的分水岭,以及四明山与天台山的分界岭,剡界岭还是两个县甚至是两个地级市的分界线。由此往东北是宁波市奉化县(区),往西南是绍兴市新昌县。
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剡界岭成了新昌与奉化之间的交通要道,许多古人曾从岭上走过。东晋书圣王羲之辞官后迁居剡县金庭,但他常常向东翻越剡界岭到奉化境内的晚香岭别业牧鹅垂钓作书画,至今附近的六诏村仍留有他的墨池。唐宋之间的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第五任国王钱弘俶曾从都城杭州出发,带着随行人员坐船筏经过西剡和黄泽江,在合溪村登岸后,走过剡界岭抵达奉化山区剡溪岸边的一个小山村,登门拜访一位叫陈文雅的隐士,留下了千古美谈。那个村子也因为钱王的留宿而得名跸驻。
除了帝王和文人骚客,从剡界岭经过的更多的是普通客商和贩夫走卒。他们往往会在岭上歇脚休憩或吃饭住宿,剡界岭慢慢地聚集了人气,有了常驻居民。
最早的居民是来自雪窦山御碑亭下的高岙村张氏族人。大约在南宋时期,他们看中剡界岭上肥沃的土地和清澈的溪水,沿着剡溪溯流而上来到了奉化最西边的岭上,在这里搭建茅庐、种植庄稼,开始了农耕生活。由于该地是两条剡溪的分水岭,他们就为之取名剡界岭村。明代中期,天台县许氏的一支经过长途跋涉也迁徙到了岭上的这个山村,与张氏相邻而居。张氏和许氏两姓人家的民居,只隔了一条小街,但因为这已经是村里最宽的道路,所以被称为大路。又因为街巷的东南边是新昌,西北边是奉化,大家也把它叫作新奉街。在这个“一街分两县,一村界宁绍”的地方,村民们习惯地把居住在绍兴一侧的叫作新昌人,宁波一侧为奉化人。后来,陆续还有其他杂姓的人来这里落脚定居。剡界岭村热闹起来了,人们除了种地,还在街上开设了茶馆、客栈和手工作坊等商铺。
1934年,从奉化江口镇经剡界岭连接新昌拔茅镇的江拔线公路建成。两地的交通便捷了,岭上有了汽车停靠站,客货运输成倍增加,山村更加繁荣。
到了1958年的人民公社年代,分属于新昌和奉化的剡界岭村生产队长和社员,经常要去各自的公社或区里开会、办事、交公粮和购买农资。新昌人只需南行七八里路就可以抵达沙溪公社,而同村的奉化人则要往东北走几十里路到跸驻、班溪或溪口。奉化人觉得很不方便,他们羡慕同村的新昌人,认为反正是农民,奉化农民与新昌农民是没有什么区别的,还不如加入新昌。因此1959年经上级批准,剡界岭村的奉化人连同他们的土地和山林全都划入新昌县。
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人们认为,村里的大路或新奉街相当于深圳盐田区沙头角的中英街,于是把这条街戏称为“中英街”,甚至还在街口竖立了这样的一块石碑。如今街上原奉化一侧还保留着用铁皮搪瓷制作的两块繁体字老门牌,分别是“奉化县第三区万乡岭乡剡界岭大路”第10号和第11号。“中英街”成了剡界岭村的历史文化名街。
穿村而过的沙溪虽然不宽但很深,雨后水流湍急。从前,村里一位嫁给宁波大官的女儿,出钱在新奉街旁边修建了一座跨溪的桥梁,方便她的母亲和乡亲们来往溪流两岸。那是一座由四根条石并列铺设的小石桥,看上去很精致很牢固,旁边的石碑刻写着“渡母桥”三个大字,落款是公元1934年。
过桥后右转,踏上十几级台阶就是张家大院,当地人称其为张家台门。这是一座坐西朝东的两层楼民宅,占地面积435平方米,呈三合院布局,由六间正房加一间厅堂和左右各两间厢房组成,天井为卵石铺设。大院的主人是张家瑞,但这是他参加革命后出资建造的,他自己从未居住过,现在是新昌县文物保护单位。
张家瑞1873年5月25日出生在剡界岭村,是村里张氏的后代。他出身贫苦,幸得舅舅的资助,得以进入乡塾念书。张家瑞很有天赋,加上用功读书,年纪轻轻就高中秀才。上学期间,他受康有为和梁启超的思想影响,认为创办新学、培养人才是当务之急。学成后他在奉化的剡源、泉口和城关的凤麓等学堂授课,后来还参加过辛亥革命。
由于写得一手好文章,张家瑞担任过粤军第二军军部秘书、黄埔军校筹备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和校长办公室秘书,期间与周恩来、叶剑英、何应钦和李济深等国共要员共事过。北伐战争后,张家瑞告别军界出任两淮盐运使,后主编了《两淮盐政史》一书。1931年他告老隐退,但没有回奉化,而是选择在苏州市槐树巷6号自建的寓所养老。
抗战胜利后,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为物资采购和煤炭运输,组建了长江商行和鼎元钱庄。张家瑞受邀担任钱庄的董事长和商行的董事,为解放事业作出了贡献。1957年,85岁的张家瑞在上海病故,他的灵柩被运回苏州,与其先逝的夫人吕三桂合葬在姑苏城外的王母山。
剡界岭村有千亩桃树,每年春天的时候岭上桃花盛开,吸引许多游客前去观赏打卡。他们除了参观桃园,还会探寻村外的剡溪源头,去看看村里曾经的“中英街”和由孝女修建的渡母桥,去听听关于张家大院的沧桑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