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影灯下的守护者 手术前的把关人

这支麻醉科团队守护您的手术安全

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麻醉科副主任漆勇正在为患者实施麻醉。

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麻醉科主任潘志浩在术中紧盯屏幕,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

多发伤重症患者接连两次手术,他们挑起“保命”大梁,协助手术团队挽回垂危的生命;不断精进技艺,配合外科开展高精尖手术,守护着每一台手术的正常运作……比起外科医生,麻醉医生更像是守护者。从术前交流评估,到术中管理各方面的指标,使患者维持在正常状态,再到术后访视,了解病人的术后恢复情况、镇痛是否到位等,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麻醉科团队致力于提高麻醉效率。他们不是无影灯下的主角,却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为手术“保驾护航”;他们不是拿手术刀的人,却具备救命的十八般武艺,联合医护团队术中抢救是他们最惊心动魄的日常。

多发伤重症患者

接连两次手术

挑起“保命”大梁

老百姓对麻醉的刻板印象就是“打一针”,但事实上,麻醉医生要针对每位患者的个人情况,做好全方位的评估准备,术中时刻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精准用药,为手术团队保驾护航。手术患者中,大部分急诊患者的情况更为复杂,更为紧迫。

“严重车祸多发伤病人马上送到!”救护车在城区里呼啸而过,昏迷不醒的李先生(化名)被紧急送到李惠利医院急诊科。经过检查为严重的颅脑外伤和双腿碾压伤,出血严重,已经造成失血性休克,需要立即手术。

情况十分危急,麻醉科主任潘志浩接到手术通知立即前往查看患者。当时,李先生的凝血功能不好,由于大出血导致低体温,血压都测不出来,需要立即建立静脉通道。

然而,静脉在大出血的情况下几乎完全瘪掉。潘志浩团队在最短时间内,利用超声引导进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和股动脉穿刺置管,以便在术中监测中心静脉压和心脏排量,必要时进行补液。

由于患者双腿遭受严重碾压,且仍在持续出血,只能采取截肢的方式保命。麻醉团队一边为患者稳定内环境、纠正凝血功能并维持血压,骨科团队一边进行腿部手术。

术中,由于麻醉药物进入血管后引起了低血压,潘志浩一头盯紧监护仪,另一头则要密切观察病人的状态,随时分析患者病情,不断调整药物剂量,将血压维持在正常范围。在尽量减少患者生理扰乱的情况下满足手术要求,保证了生命体征的平稳,也使得手术得以顺利完成。

几天后,正在ICU(重症监护室)的李先生被查出脑部的血肿越来越大,经过多学科会诊后,决定通过开颅手术取出。由于患者刚经历过腿部手术,这对麻醉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潘志浩在术中谨慎调整呼吸参数,使患者颅内压保持稳定。在医护团队的通力协作下,患者各项情况趋于稳定,目前正在接受进一步治疗。

麻醉护航

助力开创婴儿肝移植

学科的发展离不开新技术、新项目的推动,而麻醉水平的高低,对外科新技术的开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去年,李惠利医院接连成功实施两例婴儿肝移植,刷新了全市该领域的纪录。而这背后,是全院多学科的共同努力,其中也包括麻醉科。

据李惠利医院麻醉科副主任漆勇介绍,团队为了更好地完成手术保障,专门选拔了骨干麻醉医生前往上海仁济医院进修。

较成人而言,婴幼儿的血管更细小,所以术前置管的困难也更大。尤其是给当时只有6个月大的坤坤(化名)做手术准备时,由于患儿的桡动脉不足1毫米,要用直径仅0.5毫米的细针进行置管,着实是个挑战。“以往我们都是全凭经验,现在有了超声引导,能够更加精准操作。”漆勇说,成功的置管是一个好的开始。

随着移植手术的开始,更多的挑战摆在眼前。首先,由于坤坤的年龄小,更容易出现低体温,血压波动幅度也更大,需要及时进行精准的输血、输液和更为细致的体温保护。为此,麻醉团队用专业的加温设备对坤坤进行包裹,血浆和液体药物也进行了加温处理。同时,将体温探头放置在坤坤口腔内,在手术进行的十余个小时里,持续对坤坤进行各项指标的监测。

术中,还有一个难题就是对输血容量的把控。不到7个月大的坤坤体重仅5公斤左右,全身上下的血量不到400毫升。稍有出血,就会引起血压的剧烈波动,这也会直接导致手术无法进行。针对这个问题,漆勇团队根据心排量监测,对输血量和输液量进行精准调控。经过一整天的奋战,坤坤爸爸的肝脏被成功移植到坤坤体内,漆勇和同事们终于松了一口气。

工作场所遍布医院

把好手术前的最后一道关

扎根临床多年,麻醉科的业务范围随着技术的发展不断拓宽,除了开展手术麻醉以外,还包括无痛胃肠镜、分娩镇痛、无痛人流等。麻醉医生的工作场所遍布医院每个角落,还包括术前访视、术后随访等重要环节。

“我们的工作就是把好手术前的最后一道关。”漆勇说道。尤其是术前,麻醉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评估,了解患者平时的健康状态、治疗方案、用药种类等。例如放置了心脏支架的患者,平时需要用抗凝药,但这种药会导致手术有大出血的风险,停药又可能形成冠脉血栓,这就需要多学科会诊决定用药和手术方案,以保证各位手术病人的安全。还包括容易对麻醉过程产生不良反应的某些降血压药和精神类药物等,都需要再三把关,保证手术安全。因此,术前麻醉医生会去往病房与病人进行交流,是“手术前的把关人”。

在手术后一到两天内,麻醉医生会进行“术后访视”,以此来了解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镇痛是否到位以及麻醉满意度情况等,并做详细记录。

“麻醉医生都有强迫症,一遍又一遍核对,一次又一次确认,一回又一回询问病史。”尽管有着30多年的从业经历,潘志浩反而对于工作越来越谨慎。麻醉无小事,麻醉医生都习惯了对麻醉方案、方式和剂量的“锱铢必较”,追求病人年龄、生命体征等参数与麻醉方式的“完美契合”。

漆勇坦言,麻醉医生有时候还需要掌握心理学,细微观察后通过“话疗”来解决专业问题。曾有一位患者完成血管介入手术后,从全身麻醉中苏醒后的上血压一直高于200mmHg,使用各种降压药后也毫不见效,漆勇通过与病人交谈后才得知,病人是因为一口痰卡在喉咙而导致血压上升。果然,病人在咳出痰后,血压马上恢复了正常。

随着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李惠利医院麻醉科团队也日渐壮大。现有麻醉医生107人,护士18人,其中5名正高职称,14名副高职称。启用的52间手术间和9间DSA,平均一天开展手术约250台。目前,团队正对器官移植及保护等相关课题进行研究,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等相关科研也在持续推进中。

记者 陆麒雯

通讯员 徐晨燕 张林霞

实习生 黄思奇 文/摄

2024-04-30 这支麻醉科团队守护您的手术安全 2 2 宁波晚报 content_150301.html 1 3 无影灯下的守护者 手术前的把关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