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宁波市第二中学竹洲大讲堂嘉宾云集,月湖文化研究院启动暨月湖书院开讲活动在此举行。
上海博物馆原馆长,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演绎顾问、总策划师陈燮君以“月湖文化与江南文化”为主题带来首讲;《天一阁·月湖诗词精选注释》新书首发;宁波大学月湖文化与品牌传播研究院、宁波月湖文化研究院揭牌及院长聘任仪式同步举行,并发布2024年度工作计划。
两个研究院的新聘名誉院长陈燮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月湖是宁波的母亲湖,在漫长的时空中,月湖文化、宁波文化不断向长三角穿透,在历史的各个阶段都作出了重要贡献。我们对她进行打量,给她新的认可,是希望月湖能在新的起点上,走向新的诗和远方。”
月湖是宁波城历代诗歌抒写的焦点
《天一阁·月湖诗词精选注释》是“天一阁·月湖文丛”的第二部,由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教授张如安、李亮伟合作选注,从现存1500余首天一阁和月湖诗中,精选宋代至民国219位诗人的940首诗作。
月湖如鉴,映照历史;诗歌如晶,凝聚历史。李亮伟表示,位于宁波“诗窟”中心的月湖,历代都是宁波诗歌抒写的焦点,今天月湖的风貌有了变化,但诗中留下的丰富内容与审美情感,意蕴悠长,取之不尽。诗中的园林文化、建筑文化、桥梁、草木以及与海相关的意境延伸,让月湖拥有独特的个性。
从古至今,在月湖畔结社者不知凡几。这些世家大族、士大夫赋闲致仕,吟咏于月湖之畔,留下了丰厚的文学遗产,也创造了丰富的藏书文化。
藏书易散,书楼易毁,但文学不朽。诗词家们不厌其烦地吟咏水、月、桥,流连于月湖的四季与昼夜,湖上的习俗、景物和人,无不入诗。
张如安表示,该书出版后,他将继续关注搜集,“据我观察,天一阁月湖诗的数量远超1500首”。
“月湖是有机的文化生命体”
为月湖书院开讲的陈燮君,外婆家就在月湖畔的共青路上,儿时经常在月湖玩。外婆家小天井里接雨水的大水缸,给陈燮君留下深刻印象,让他“知春秋、知冷暖、知世界”。
这几年,陈燮君经常来宁波住,并画下了几百幅以天一阁、月湖为题材的油画。在他看来,月湖是历史的,也是当下的、向未来展开的。今天的人们依然可以在湖光水色中感受到生动的气韵,读到人与自然。
陈燮君记得,母亲曾跟他讲过,巴金的夫人萧珊就读宁波女子师范学校(宁波二中前身)时,身着旗袍构成月湖边最靓丽的风景线;科学家屠呦呦、路甬祥,也都曾在二中就读,而后走向中国、走向世界。“月湖的文化情怀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家国情怀,更应该是包容中西文化、具有全球视野的情怀。”陈燮君说。
这些年,陈燮君也感受到月湖文化、宁波文化巨大的向心力,“高式熊先生留下的15000余册(件)藏书与文献被捐到宁波图书馆;海上书法名家林仲兴先生在镇海建起了艺术馆;已经去世的邵洛羊先生也把他各个时期的书画和珍藏留给了宁波。今天的我们唯有开拓创新,让历史与未来相连,才能给月湖文化以新的深度,带我们走向诗与远方”。
宁波大学月湖文化与品牌传播研究院、宁波月湖文化研究院揭牌仪式上,公布了2024年度工作计划。研究院将出版《千年月湖》系列丛书,组织开展月湖口述历史、月湖文化的现当代场景应用与传播、月湖历史文化与宁波城市地标设计研究,组织月湖书院、月湖论坛等多方面工作。
“月湖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文化生命体。山水可游、可望、可居、可观,月湖可视、可听、可感、可吟,我们要尝试把学术的讲堂变成公共文化的美育课堂,使之迸发出新的文化力量。”陈燮君说。
记者 顾嘉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