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三江月

走进郎官巷

□武晋宁

郎官巷是宁波中心城区最繁华地段内的一条小巷。

郎官的称谓,在历朝历代中指向有所不同:汉朝时,是对中郎、侍郎、郎中等的统称。南北朝的时候,是对尚书郎中、侍郎的统称。隋唐以来,泛称尚书都省左、右司及六部诸司郎中,员外郎。民国《鄞县通志》载:“郎官巷,旧名郎官第。”因在明代永乐年间,此巷原19号墙门出了一位郎官而得巷名。

郎官巷与所谓“浙东第一街”的中山路基本呈平行状态且都是东西走向。出郎官东巷口向北拐二三十米,就是中山路西门口段。这里是明州古罗城的“西门外”,也称“望京门”。

大街小巷间虽然只是隔了一条北斗河的距离,但在晚唐乾宁五年(898)明州刺史黄晟采石筑罗城时,郎官巷没被规划进城内而是弃之于城外。历经千余年变迁后,如今它成为闹市之中一条静谧的小巷。

除了临近大气的中山路之外,小巷还被热闹的马园路、商贩云集的咏归路、清秀的苗圃路以及林荫大道长春路重重包裹。

风水宝地不能无水。郎官巷东临北斗河,北连西塘河,西靠咏归河。通过北斗河上的望京桥、西塘河上的马园桥,就可以进入中山路。北斗河曾经做过明州古罗城的护城河。

我居郎官附近16年,几乎每天都要走一趟,对它的历史风貌却不甚了解。老想着这么一个有味道的名称,必定是有内涵有故事的。直到有一天,看到祖辈三代曾居于此的民俗学家王介堂先生的回顾。

他在《郎官巷琐议》一文中,解释了小巷称“郎官”的缘由,详尽罗列了曾经的高门大户人家:面河的老墙门,大厅、大房、洋房、栈房,庵堂、家祠,郎官第……光看这些名称就很是令人神往。

文中详述了几处有代表性的名宅:

与月湖马衙漕“秦家支祠”为同一族的“秦家门里”,是郎官巷曾经的45号大墙门,前后三进的明代大房子。

“张家大厅”和“张董姓”是小巷最具代表性的清代建筑。原13号张家大厅前厅,悬有“翰林”“进士”匾,中堂悬慈禧太后亲笔写就的“砥德砺才”匾。

豪华如“杨家房子”,其东侧与北侧均建有后花园,有内河、石桥,竹木茂郁,假山玲珑。

曹绥之大房、张孟契大房、周家洋房、应家房子……一大批民国建筑。

可惜除“周家洋房”解放初期捐给政府并由驻军管理至今还在外,其他高门大院在一次次的城建中拆除殆尽。

不止一次地在脑海中想像小巷曾经的模样:青砖白墙黛瓦,马头墙,古朴的老墙门,高达六米的围墙,照壁、旗杆,石雕,木廊,池塘,古井、古柏、银杏、杨柳、广玉兰,静静流淌的三条小河以及学堂里的书声琅琅。世事变迁,如今除了书声琅琅、草木葱茏之外,其它的一切都不复存在了。

现在的郎官巷,多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造的没什么特点的小高层,缺了点古风古意。

郎官巷有一面临街的墙,被当做文化墙,向来往行人展示自1403年至1942年的539年间,与小巷相关的五位“志士君子”。其中明清时代的有三位。

明永乐元年(1403),郎官巷陈府的陈旷(字彦骥),被皇帝封为“诰赠奉政大夫刑部员外郎”,小巷名称即由此而始。

还是永乐初年,金陵(今南京)人陈恭随叔父陈远游四明,见民风淳厚,便定居于此。永乐三年(1405)陈恭中举,历任大理寺少卿、工部尚书。尚书职衔大于郎官,被视为上卿或大卿,郎官巷附近的“大卿桥”即由陈恭而得此名。如今古桥没了,开设在此的地铁和公交站点各自被命名“大卿桥站”,时不时让人想起“大卿”的过往。

巷里最有名气的郎官张家骧(字子腾)出自原13号墙门“张家大厅”。同治年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历任提督山东学政、山西学政、户部右侍郎、吏部右侍郎。作为同治、光绪两位皇帝的老师,他是影响维新变法的人物之一。还曾联合翁同龢等江浙官员游说慈禧太后,最终为杨乃武与小白菜昭雪。

曾见小巷写有民谣:“像不像人样,看看张家骧。”前几年背街小巷改造后就见不到了。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抗日战争中,也有两位与郎官巷有关的仁人志士。

张庆云,郎官巷四扇墙门张家的后裔。抗日战争时为国捐躯,被民国政府评定为“烈士”。

翁心梓,美籍华人,鄞县西乡石塘人。虽非郎官巷人,但与郎官巷有不解之缘。宁波沦于日军之手后,翁心梓因不甘家乡子弟受日本奴化教育,于1942年以“光复中原,维护中原文化传统”为宗旨,出资在郎官巷创办中原小学。翁心梓家族一门才俊,翁心梓是地质学家、国民党元老、曾任国民政府行政院长翁文灏的侄子,夫人李道基是大清重臣李鸿章的曾孙女。

一条小巷,名人辈出。为什么有这种现象?我感觉与所处环境有关。从郎官东巷口向南,即为藏书世家天一阁。开放不久的金汇小镇内,整旧如旧的“某宅”“某宅”一座挨着一座。再往南点的环月湖周边,更是聚集了历朝历代不少高官豪贾、文人墨客,历史上的许多精英都扎堆居此。

与这些住户为邻,受精英文化的熏陶和浸润,郎官巷人要不就是胸怀天下,要不就是非富即贵,想不出人头地都难。

郞官巷长不过三四百米,但却五脏俱全。与老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场所应有尽有。

东巷口北侧开有格力零售店。南侧是宁波知名企业博洋家纺利用其丽景小区开设的一座工厂店。除了节假日和纪念日的优惠外,这家店似乎一年四季都在打折售卖,有些竟为1折。与郎官巷可视为一体的场所也不少:柒麻棋牌麻将馆、中国旅行社门店、高塘商场门店,等等。正对面,是宁波海关北办公区。

小巷两侧,各类服务管理场所一应俱全:南门街道人大代表工作站、郎官社区办公场所、退役军人服务之家、避灾安置点、智慧运营中心、甬爱e家、校园警务室、共享法庭、口袋花圃、公共厕所、丰巢智能快递柜、莱鸟驿站、理发店、水果店、烟杂店、文具店……

出西巷口正对咏归路,整条路更是迷漫着浓郁烟火气。金熹药店、三江超市,鸡鸭鱼肉、水果蔬菜,小吃餐馆、修车补包,小商小贩、沿街叫卖,无所不有。

尽管热闹如此,兴办教育却是郎官巷的重头戏。有故事,有传承、有特色。

翁心梓先生于抗战爆发后创办的原始版中原小学,是小巷第一所近代意义的小学校,中途曾改名新原小学。

抗战胜利后,民国政府为张庆云烈士发放了一笔抚恤金。家族用它和自家经营所得开办了“庆云小学”。

1953年,新原与庆云合并为郎官巷小学,1984年复称中原小学。2000年,中原与位于吴家塘的马园小学合并,是为今天的中原小学。

不久前刚与陈骁校长有了联系。他告诉我,中原是市级重点小学,也是宁波首家国防教育特色学校。今年又被教育部和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命名为“全国中小学国防教育示范学校”,邀我得空去看看。

紧挨中原小学,还有座以“中原”命名的幼儿园,孩子们想必以后都要进入相同名称的小学受教。

当年翁心梓亲自写词谱曲作中原校歌曰:

“四明山郁郁葱葱,甬水揽吾甬,鄞西阡陌田陇,有吾中原存……”。

在抗日烽火中诞生,和平年代中壮大,繁华盛世之下仍不忘来路,传承初心,中原小学是有家国情怀的,没有辜负翁先生当初赋予“中原”这个词所蕴含的深刻寓意。

2024-04-21 2 2 宁波晚报 content_148559.html 1 3 走进郎官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