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帕金森当抑郁症来治 难怪治了半年多不见好

医生:警惕!这种情况很容易被误诊

史玲利和老年患者在一起。资料图片

“史医生,谢谢你帮我找对病因再对症治疗。我现在整个人都松快了,心情好了,走路也轻松了。”近日,55岁的丁女士在出院前,再三感谢宁波大学附属康宁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史玲利医生。

每年的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病日”。史玲利希望,借丁女士的案例提醒市民,如果长期有抑郁症状治疗不佳且有运动迟缓等症状,可以考虑到神经内科就诊,排查是否患帕金森症。

遭受两次重创后,她变得闷闷不乐

去年起,丁女士备受生活打击:先是接受了心脏支架手术,又遭遇了一场车祸。两次重创后,等身体终于恢复得差不多了,她却发现自己陷入了另一个深渊——逐渐出现失眠等情况。入睡困难,易醒、早醒、睡眠质量差,即使睡着了也总觉得自己处于半睡半醒的状态,迷迷糊糊睡不踏实。

这样的情况持续了一阶段后,她总觉得白天头昏沉沉,头上像压着重物一样难受。浑身无力,两条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走路迈不开步子,做各种事情动作变慢。

渐渐地,她开始做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致,多数时候闷闷不乐,做事情效率很低,很难坚持正常工作。丁女士意识到自己很不对劲,先后几次前往当地的多家医院就诊,都被认为是抑郁症。

对此,丁女士并不意外。她想着自己接连遭受重击,得抑郁症也是情理之中,于是,她开始接受抑郁症的药物治疗。可是,半年多治疗下来,身心状态始终没有改善。丁女士变得焦虑,害怕自己越来越糟,甚至认为自己再也不会好了,不愿意吃药。

6天后症状明显改善出院

家属意识到丁女士情况很危险,送其来到宁波大学附属康宁医院就诊。医生接诊时,丁女士反复说自己没有力气,两条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自己以前走路比现在快得多。就请神经科医生前来会诊。史玲利在为丁女士查体时发现,丁女士神志清,精神差,面部表情少,走路尚可,运动迟缓不是很明显。

她请丁女士做了两个动作:一是手指对捏——两只手的大拇指和食指分别对捏,不断重复,几个动作后,丁女士的动作越来越慢,动作幅度也越来越小;二是反转手掌——把左手手掌放在右手掌心,不断反转,丁女士动作越来越慢,越来越迟滞。

另外,她注意到丁女士走路尽管不像她自己说的那么迟缓,但其摆臂协同动作比普通人要少很多。

“检查下来,患者存在动作幅度、速度的减慢,确实有运动迟缓、四肢肌张力偏高的情况,考虑帕金森症的可能性。”史玲利说,和阿茨海默症等的诊断不一样,帕金森症的诊断是症状学诊断,没有明确的化验或生物标志物检查。早期症状不典型,不易识别。

经沟通,丁女士决定住院接受试验性抗帕金森药物治疗,并配合高压氧、经颅磁等物理治疗。对症治疗6天后,丁女士的症状明显改善,面部有笑容了,不再唉声叹气;走路有劲了,动作灵活了。她自己感慨:“跟之前完全不一样了,像是重新活过来了一样。”

长期抑郁治疗效果不佳须排查

为什么丁女士此前吃了这么久的治疗抑郁的药物却没效果呢?史玲利分析:“丁女士的抑郁症状是帕金森症的表现,而不是原发的抑郁症。因此,服用治疗抑郁症的药物没有起到效果,加上抗帕金森的治疗才改善明显。”

她进一步补充:丁女士是以抑郁为首发症状的帕金森病,表现和抑郁症非常相似,比如情绪低落,郁郁寡欢,闷闷不乐;动力减退,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乏力疲劳,行动迟缓。因此,在临床上,以抑郁为首发或者主要表现的帕金森病很容易被误诊为抑郁症。

史玲利提醒:长期抑郁治疗效果不佳且伴有行动迟缓、疲劳乏力主诉的患者,尤其是老年人,不妨到神经内科就诊,排查是否有帕金森症可能。

记者 王颖 通讯员 孙梦璐

2024-04-12 医生:警惕!这种情况很容易被误诊 2 2 宁波晚报 content_147235.html 1 3 将帕金森当抑郁症来治 难怪治了半年多不见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