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遗全过程参与者陈寿田教授宁波开讲:

良渚遗址申遗成功 也有宁波人的贡献

陈寿田教授在讲座中。记者 蔡珂 摄

良渚古城:莫角山遗址

“一千年前的文明看北京,两千年前的文明看西安,五千年前的文明就要看杭州良渚了。”昨天下午,良渚古城遗址申遗全过程的重要参与者、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二级巡视员、浙江省文物保护利用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寿田教授做客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带来题为“守护良渚遗址 传承中华文明”的专题讲座。陈教授从亲历、亲闻、亲为的角度,为大家分享了良渚遗址考古研究、遗产保护、申报世界遗产背后的故事。

“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史,一锤定音了”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中国人从小就有这样的认知,但长期以来,国际上有人并不认为中华文明史有五千年那么悠久。陈寿田教授说,2018年1月26日,中国正式推荐良渚古城遗址作为2019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此时,距离“良渚”两首次出现在考古领域,已经过去了80多年。2019年7月6日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标志着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得到了世界公认。“这一路走来,非常不容易,是中国几代考古人持续接棒奋斗的历程,更是各方合力拼搏的艰难历程。”

陈寿田回忆,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的前一天,有跟访的媒体记者问他,如果梦想实现,会不会激动到落泪,“我当时说,不会的,因为我参加了多次世界遗产大会,现场见证了多项中国遗产申遗成功的高光时刻。”作为良渚古城遗址申遗全过程的参与者,2019年7月6日,陈寿田来到阿塞拜疆首都巴库市的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现场,亲眼目睹了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的高光时刻,“真是百感交集!扬眉吐气!”当大会主席、阿塞拜疆文化部长阿布法斯·加耶夫敲下手中木槌的一瞬间,幸福和激动的泪水还是挂满了陈寿田的脸颊……

陈寿田说,很多西方学者认为中国最早的文明起源是距今3500年左右的商代。“为何在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之前,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没被国际社会认同?”陈寿田说,究其原因,是因为在国际语境中,对于“文明”是有约定俗成的“标准”的,而且必须经过考古发掘得到“实证”才会被认同。在良渚古城遗址作为“文明遗迹”的价值被发现之前,只有殷墟的甲骨文和3000多年前殷商时代的青铜器,才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文明”。

“良渚古城遗址及其外围水利系统是中华五千多年文明的考古学物证,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圣地。”陈寿田感慨,通过系统的考古发掘,我们再一次与良渚文明相遇。一个存在于距今5300年到4300年的古代王国的景象仿佛历历在目:以宫殿为主的王城有3平方公里,包括外郭城有6平方公里,水利系统直接保护的范围有100多平方公里,“如此古老、伟大、神秘的良渚遗址,怎能不被世人知晓、认可和仰慕?”

“这次申遗成功,就是一锤定音的事!”陈寿田说。在国际考古学泰斗科林·伦福儒眼中,“良渚遗址的复杂程度,已经达到了‘国家’的标准,这就是中国文明的起源”。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牛津大学副校长、大英博物馆东方部原主任杰西卡·罗森教授表示:“这是一个具有世界重要性的遗址,而不仅仅对中国重要。”

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改写了历史

在分享“良渚故事”的同时,陈寿田教授也讲述了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的重大意义。

他表示,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改写了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如今,良渚文化被载入了历史。从2019年开始,全国的中学生在国家统编《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科书上就能读到良渚文化介绍,了解良渚文化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深远意义,知晓良渚古城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圣地。

讲座现场,陈寿田教授还介绍了世界遗产的概念、标准和分类。

他指出,世界遗产是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和自然景观,包括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混合遗产)三大类。目前,杭州拥有的西湖文化景观、中国大运河(杭州段)、良渚古城遗址都属于文化遗产。“宁波是中国大运河的南端出海口,这也是我们的世界文化遗产。”

陈寿田指出,世界遗产经过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从1972年《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在巴黎诞生、1975年生效,到1976年《世界遗产名录》建立,以及1978年首批世界遗产的诞生,到今天全球197个主权国家中已有195个国家加入该《公约》。1985年中国正式加入《公约》,截至去年9月,包括长城、明清故宫、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等在内,中国共有57项世界遗产,仅次于拥有59项世界遗产的意大利,排名世界第二。“中国世界遗产数位居全球第二,中国世界自然遗产数位居世界第一。”陈寿田说。

愿为河姆渡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贡献力量

作为良渚古城遗址申报世界遗产工作的重要执行者,陈寿田曾多次出席世界遗产大会,现场见证了良渚、西湖、运河、鼓浪屿、丝绸之路、可可西里、盐城候鸟栖息地等中国众多遗产申遗成功的高光时刻。他表示,随着世界遗产委员会的规则更新,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申遗难度在逐年加大。“即便如此,我们仍充满信心。”陈寿田说,“这种信心不仅来自于我们对《公约》和申遗规则的学习理解和实践,还来自于身后祖国的强大和中国在国际上拥有的话语权。”

讲座中,陈教授透露,其实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也有不少宁波人的贡献,“他们都出了很大的力”。

“现任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方向明是宁波人。”陈寿田指出,方所长也是良渚“庙前遗址”第五、第六次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参与过瑶山祭坛遗址的考古发掘,对良渚玉器加工技术和良渚文化神人兽面纹有专门研究。“他所绘制的良渚考古文物线图广受赞誉”。

陈寿田认为,宁波的文化遗产也非常丰厚,在余姚田螺山遗址发现的6000年前人工栽培茶树,改写了中国茶文化发展史。“1973年发掘的河姆渡遗址是我国新石器时代重要的考古学文化,稻作农业、鸟的崇拜、干栏式建筑等是河姆渡遗址向世人展示宁波厚重历史底蕴的点睛之笔。”陈寿田与宁波文化遗产圈很多人都是好朋友,谈及今后河姆渡遗址能否再上一个新台阶,陈寿田表示:“我愿意尽全力为浙江、为宁波再做一些努力。特别是作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联盟终身名誉副秘书长,如果宁波有关方面需要我,我十分愿意为建设河姆渡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做一些贡献”。

这场专题讲座吸引了全市文旅系统代表、普通市民以及报业集团记者、编辑等近200人现场聆听。“通过这次讲座,我对良渚古城遗址的价值有了更深刻的认知,身为浙江人,我为浙江拥有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圣地而骄傲。”天一阁博物院工作人员向玉婷说,“作为文保单位的工作人员,我们肩负着将遗产保护与资源开发相融合的重任,未来我会努力增强公众对于世界遗产资源的了解,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实现遗产的有效保护。”记者 施代伟

2024-04-11 申遗全过程参与者陈寿田教授宁波开讲: 2 2 宁波晚报 content_146941.html 1 3 良渚遗址申遗成功 也有宁波人的贡献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