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AI“复活”烈士!

“我为烈士来寻亲”团队 让烈士的眼睛和脸“动”了起来

“我为烈士来寻亲”AI修复组完成的AI人像修复。

胥卫民烈士素描画像。

“像他了,如果再年轻点就好了……”烈士胥卫民参加过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牺牲时年仅21岁。几十年后,当烈士的容貌被还原,全家人潸然泪下……

近日,央视、《人民日报》等播(刊)发了由宁波姑娘孙嘉怿领衔的“我为烈士来寻亲”团队为烈士胥卫民画像的故事。该团队利用AI技术把素描画像修复成彩色照片,让胥卫民烈士的眼睛和脸动了起来,引起不少网友关注。

“我爸爸这几天一直在看这个小视频,又反复看网友们的评论,看到大家给予我‘三爸’(胥卫民)的热切关心,他每天都感动地掉眼泪。”4月8日,接受记者采访时,烈士家属胥倩动情地说。

牺牲时才21岁

胥倩是烈士胥卫民弟弟胥思坦的女儿,多年来一家人一直没有放弃对亲人的寻找。“‘三爸’参军时,我爸爸只有4岁,有生之年找到哥哥的安葬地,是我爸爸的心愿。”胥倩表示,父亲幼年时父母去世,唯一剩下的亲哥哥在战场上杳无音信,“爸爸心里一直记挂着‘三爸’,逢人就要说起,可惜一直没有找到。”

促成这场时隔70余年的“团圆”背后,除了两地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的努力,还离不开一群“我为烈士来寻亲”志愿者的付出。

2017年,孙嘉怿发起“我为烈士来寻亲”公益活动,志愿者郭延锋就是团队一员。早在2010年,互联网上就挂着胥卫民烈士的寻亲信息,但是因为信息有误,十几年来,都不曾为烈士找到真正的亲人。2023年,郭延锋看到了这条挂了十几年的寻亲信息后,开始为胥卫民烈士寻亲。

“烈士是重庆市大足区国梁镇人,那时墓碑上写的是白梁七村,所以郭大哥寻亲初期一直找不到地方。后来,对于音形相近的地名,郭大哥就一个一个打电话过去找。”说起寻亲过程,孙嘉怿为郭延锋竖起了大拇指。

郭延锋联系上烈士同村人的当天,胥倩一家人就接到电话,电话那头说,“你家胥卫民可能找到了,就葬在黑龙江鸡西市梨树区烈士陵园!”为了求证,胥倩联系了在黑龙江的亲戚,之后跑到陵园,看到胥卫民的墓碑,一家人激动不已。

随着墓碑找到,胥卫民烈士的相关情况也得以知晓:70多年前,他在梨树区后方野战医院,由于重伤抢救无效牺牲,时年21岁,后被葬在这座烈士陵园。

“‘三爸’在我们家里一直是榜样人物,我们从来都在心里念着,永远不会忘记。”胥倩说。“这次之后,我也想加入嘉怿姐的团队,跟她一起为烈士做更多的事。”

用AI“复活”烈士

找到哥哥后,胥思坦心中还有个遗憾:“哥哥的墓碑上没有照片,我当时年纪也小,哥哥长什么样子后辈都没人能知道了。”想着父亲的心愿,胥倩找到了孙嘉怿。

孙嘉怿二话不说,带着胥倩找到了浙江工商大学艺术学院的学生连士棕,“我想着一刻不能耽搁,要让他们早点在清明节前‘见到’亲人。”

“我们家族的人有很明显的特征,眼角有一点耷下来,鼻子很挺。”靠着胥倩提供的家族特征,烈士的画像完成。胥倩把画像发给了老家90多岁的伯伯胥思礼,老人家看到画像时说:“像他了,如果再年轻点就好了……”

孙嘉怿和她的团队还利用AI技术把素描画像修复成彩色照片,让胥卫民烈士的眼睛和脸动了起来。这场跨越时空的“相见”,胥倩的父亲足足等了70余年。每次见到这样的团圆,孙嘉怿的内心总是充满力量。

“战争年代很多烈士并没能给家人留下一张完整的照片,拥有一张逝去亲人的画像是很多烈属的心愿。”2021年,孙嘉怿第一次将用AI技术还原的烈士动态影像送到烈士家中时,烈士亲人哭得特别伤心——“当时他们说终于看到了烈士‘活着’的样子,我的内心很受触动,也希望我能还原战士们年轻时的样子,也让现在的年轻人记住。”

据了解,在“我为烈士来寻亲”的7年时间里,孙嘉怿和志愿者团队跨越了7个国家、25个省份,走过724座中国烈士墓地,收集整理了3万多条烈士信息,成功帮助1452位烈士找到亲人。

记者 朱琳 袁先鸣

2024-04-09 “我为烈士来寻亲”团队 让烈士的眼睛和脸“动”了起来 2 2 宁波晚报 content_146658.html 1 3 用AI“复活”烈士!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