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宁波,文明城市的创建从来都是人人参与、人人尽力,创建的主角也从来就是市民,从“共享花园”到“共享楼道”,从“最美上学路”到“七彩惠民路”,从“我们的市集”到“我们的家园”,近年来,一件件便民惠民实事落地见效,文明新风沁润市民心田……
“共享系列”接连涌现
共建共享成为常态
这几天的宁波,春意正浓,鄞州区潘火街道尚诚社区上上城小区的居民们此前没有想过,自家小区也成了一道风景。
就在不久前,小区65部电梯轿厢更换了地板,完成了微更新,公共绿地则变身家门口的“共享花园”,一个月时间,小区出入口和景观带被重点打造成了“最美回家路”,四季秋海棠、茶梅、长春花、非洲凤仙等10余种色彩鲜艳的花卉品种出现在家门口,让小区多了一份灵动。
有着14年房龄的上上城小区的“蝶变重生”,是居民共建共享的成果。在改造过程中,社区召集社区、物业、业委会共商社区治理,小区的业主骨干们还组建工作群,多次召开会议,提高居民议事的参与度。让居民自身参与到改造中,根据需求“对症下药”,亲力亲为,才有了这一次的改造效果。
眼下,看着光秃秃的绿地上有了色彩鲜艳的鲜花,老旧电梯焕然一新,居民们的心情也舒畅了不少。改造过后,大家更是形成了小区美好环境要共同维护,共同构建城市文明新风尚的共识。
鄞州有“共享花园”
海曙有“共享书屋”
3月18日下午,在段塘街道华兴社区京华苑132号的“一山尔”书屋里,居民们围坐在一起,品茶、读书,分享这一周来的读书心得。
许多人并不知道,这里原本是民居,所有人是居住在小区的一位爱心居民,是他主动将自家的两套房子提供出来,才有了如今的“一山尔共享书屋”。
周哲君是书屋的“常客”,主动负责起书屋的日常管理,说起创建“共享书屋”的原因,周哲君说,早在3年前,因为疫情,大家的出行受到了一定的局限,居民们便想着,是否可以在自己的小区里打造出一方小天地,丰富大家的生活,也能拉近邻里距离。而这位爱心人士本身就是爱书之人,“共享书屋”的想法就是在那个时候萌芽的。
随着“共享书屋”的完善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居民在书屋里相识、相知,小区的凝聚力越来越强,大家还经常约着参加志愿服务,邻里间有困难都会主动伸出援手,文明和谐之风在小区随处可见。
“共享花园”“共享书屋”“共享楼道”“共享钢琴”“共享奶奶”……从物质文明到精神文明,如今,宁波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文明“共享系列”,每每出现,便成“爆款”。以62岁的“共享奶奶”袁佩君为例,从2018年开始,她就义务接送邻居孩子放学,在她带动下,“共享奶奶”志愿团已有58人,年龄从62岁到72岁不等。4年多来,她们护送了600多名孩子放学。
“宁波‘共享奶奶’用行动展现了生命的宽度,更拥有了回报社会的成就感……”千万网友争相为她们点赞,建议“全国推广”。
“一路”体现“惠民育民”的初衷
上、放学高峰造成的道路拥堵,是当前几乎所有城市都面临的难题。不过宁波首创的“最美上学路”,解决了这个问题——
五彩缤纷的儿童安全色上涂画着生动活泼、美丽可爱的图案;上、放学时,家长们有序等候在新增设的风雨连廊等便民设施或家长等候区内,安全地接送孩子;隔离护栏、地面标识一应俱全,让人一看就明白每一区域的设置。
不只是在设施上,通常还会结合校园文化特色,增加文化特色彩绘、标识标语等,打造“一校一景”,建立健全文明标识体系,结合学校特色开展形式多样的公益宣传,常态化建立志愿服务队伍,共建文明校园。
去年,全国首份“最美上学路”《建设技术导则》《养护技术导则》《文明导则》发布,明确了城管、交警、教育等各部门的职责,标准化推进“最美上学路”的建、养、管工作。
“最美上学路”是宁波文明城市创建的品牌亮点,亦是全民共建共享、创建成果惠及更多群众的生动缩影。
一直以来,宁波坚持创建为民,突出创建有为与市民有感相融合,目前,计划在“最美上学路”的基础上,在医院、菜场、社区、场站、商超、商贸写字楼等周边人行道,建设“暖心就医路”“洁美菜市路”“温馨回家路”“畅通车站路”“便捷购物路”“时尚商务路”等“七彩惠民路”。
“七彩惠民路”上,满眼色彩鲜明的引导标志,干净整洁的路面设施,遮阳挡雨的各式连廊,文化文明的宣传展示,变化最大的景象是行人有序通行、有序等候,电动自行车、共享单车有序停放,惠及不同行人需求,人景相得益彰、美美与共,展现出人行道“环境美”“秩序美”的新貌,释放了“文明美”的内涵气质,打造的是文明风景,一路播撒的是文明种子,引导激励着市民在人行道上绽放“文明有礼宁波人”的风采,体现了“惠民育民”的初衷。
策划推出“我们的”系列主题活动
“我们如此热爱宁波”,这句市民对城市的真情告白,在宁波已经火了很多年。一句“我们的”,包含着每一个宁波人对这座城市的归属感,以及生活在这里的幸福感,同样也体现着“主人翁”的意识。
应接不暇的便民服务、琳琅满目的闲置物品、秀色可餐的特色美食……3月17日,北仑区春晓街道洋沙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组织的“幸福生活·IN社区”友邻集市火热开市,除传统的服务项目外,社区还鼓励网格员认领摊位,将多元化公益服务送到居民身边。
义诊义剪、修补衣裤、眼镜清洗、禁毒反诈、政策宣传……近年来,像这样的便民服务集市在北仑落地生根,仅新碶街道一年就要举办百余场“红领集市”,让居民们在“赶集”的氛围中增进邻里和谐之情,享受惠民服务。
文明城市创建,要充分发挥市民群众的主体作用,着力形成全民共建共享的浓厚氛围,宁波深谙此道,今年,全市创新推出“我们的”系列主题活动,把群众真正发动起来、组织起来,让创建成果惠及更多群众——
“我们的家园”以和美、洁美+幸福为目标,发动基层群众改善提升社区、乡村生活空间,建成100个“和美乡村”和100个“洁美社区”;“我们的节日”重点结合春节、元宵等七个中华传统节日,组织开展主题宣传和文化活动;“我们的市集”以“文明实践+市集”模式,把文明有礼培育融入“约定俗成”的农村集市和文旅、非遗、音乐、国潮等新兴市集;“我们的校园”以文明校园创建为抓手,建设活动阵地,营造校园文化,打造优美环境,培育文明风尚;“我们的家风”以文明家庭为引领,突出重点群体家风建设,广泛开展“家风伴我行”“立家规、亮家训、传家风”实践活动,培育和弘扬甬尚好家风。记者 朱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