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开年,电影市场就有爆款诞生。一众贺岁档影片中,《年会不能停!》的票房更是呈一骑绝尘之势,截至昨天18时,这部吐槽职场的喜剧电影票房已超过9.6亿元。以“打工人”为主体的观众,在片中找到了很多共鸣。
值得一提的是,该片的编剧、制片人应萝佳是个地道的宁波人,导演则是她的爱人董润年。日前,记者走进影院,一探这部影片的“流量密码”。
观众热评:打工人的“嘴替”
在这部被誉为“近五年国产喜剧天花板”的电影中,搞笑的段子里夹杂着的,是对职场生活的艺术再现,观众可以说是“一边看喜剧,一边‘照镜子’”。
影片的背景设定在一家正在裁员的企业——众和集团。集团标准件厂高级钳工胡建林(大鹏饰)在集团裁员之际却阴差阳错被调入总部,人事经理马杰(白客饰)作为“错调”事件的主要执行人,为保饭碗,被迫四处周旋。从“工厂”到“大厂”,该片以互联网公司为样本,通过胡建林的视角对互联网大厂进行了反讽,引发笑点不断。
“所有笑点都很真实。”
“感觉电影在轻松搞笑地表达打工人的真实心声,最后年会那首歌让我笑着带泪。”
“白客和庄达菲是不是在演我的精神状态?在领导面前十分积极,在背后骂骂咧咧。”……
不少人看完电影后,除了欢乐,都有各种各样的收获,因此对影片给予了颇高评价。
错调进入大集团后,胡建林听着听不懂的“黑话”,却凭借着各种巧合避开了一个个穿帮的风险,升职加薪,火速达到许多打工人穷尽一生都摸不着边的职场高度。马杰则是普通打工人的“代言人”,自愿加班,积极揽活,面对领导毫无脾气。庄达菲饰演的外包工潘妮,谐音“叛逆”,贡献了“整顿职场”的年轻人在职场上遭遇困境时的表现。可以说片中每个角色都走进了观众心里,甚至让人“对号入座”。
打工人的未来真的不是梦?
“我是看到这部电影的豆瓣评分很高,所以想去电影院看看,没想到这么戳心,感觉很符合我们公司的生态!”1月20日晚,张女士和朋友一起来到宁波影都东门口店追这部热门影片。对于观影体验,她表示,“看后很有感触。电影的前半部分像一个阴差阳错的传奇,结尾又有点打鸡血般的梦幻,让我印象深刻。”
影片前半段,表达的是上司之间钩心斗角,下属之间互相拆台,同事之间捕风捉影,做错事后站队背锅……后半段则围绕主人公揭露集团“贪腐内幕”展开,众人齐心协力,在年会上曝光集团高层的阴谋,并唱出高燃Rap,一场冲突最终以大团圆告终。
剧情发展到这里,似乎传达出一个信息:只要坚守正义,就能立于不败之地,让人感受到打工人的力量。
那么,打工人的未来真的不是梦吗?这个问题也引起了观众热议。
“我觉得电影可能是在把握吐槽的尺度,因为它既要揭示问题,又得给人希望。你说我们是不是就算背后骂领导、骂公司,转头工作还是得好好做?”对于电影结尾的安排,观众李女士告诉记者,在她看来,片中《我的未来不是梦》这首歌首尾呼应,更像是电影传达出的美好想象。
而在豆瓣上,有人写出影评,“希望我们每一个‘螺丝钉’在这里抱团取暖,现实中实现不了和反抗不了的,就在电影里得到慰藉吧”。
“原来编剧是阿拉宁波人!”
采访中,观众对影片的评价普遍较高,而当得知编剧应萝佳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宁波人时,不少影迷表示很吃惊,带着妻女看片的李先生表示:“身为宁波人,我们更要好好捧场了。”“没想到这是阿拉宁波人编剧、宁波女婿导演的影片,让我感到挺骄傲的。”
“我平日也是兢兢业业地干着工作,看了影片感触很深。”观众徐女士说,影片讲述的故事,跟当下职场环境有较多相似之处,导演通过黑色幽默,塑造了一个个生动形象的职场人物,笑点中夹杂了泪点,这部电影很容易引发大家共鸣。得知编剧是宁波人,徐女士非常意外,“我想问问编剧,她一直是做编剧工作的吗?之前有没有在大厂待过?”徐女士还不忘让记者把这个问题捎给应萝佳。
宁波影都东门店李经理告诉记者,最近几天来追《年会不能停!》的观众很多,“片子上映有一阵子了,每天排片还有五六场,现在还能保持这个热度,说明影片口碑非常好。”李经理说,这部影片他们还会继续加排,希望持续到春节档,“为我们宁波人打造的影片,多多加场。”
记者 施代伟 袁先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