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廖惠兰 实习生刘逸涵)11月22日晚,宁波鼓楼古戏台前,悠扬歌声与婉转戏腔交织回荡,这是由宁波市甬剧研究传习中心打造的“文艺赋美·甬上有戏”周末剧场的演出现场。
作为周信芳戏剧季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场融合戏曲经典与民乐清音的文化惠民演出,让艺术从舞台走进大众生活,数百名市民游客围聚台前,赴一场文化与乡愁的约会。
作为本场演出的一大看点,《重回桃花盛开的地方》征曲活动金曲作品之一、由浙江音乐学院教授金奇谱曲的“新桃花歌”,首次亮相“文艺赋美·甬上有戏”活动,唱响街头。
“重回桃花盛开的可爱村庄,眼前铺开一片美好景象;鲜红蜜桃纷纷压弯了枝头,香甜果实处处盼你来品尝……”
演出现场,市歌舞剧院歌唱者贾光源的深情演唱,让这首饱含乡愁与时代温度的歌曲直抵人心。
这首歌曲的诞生,始于一份跨越世纪的故乡眷恋。
今年6月,92岁高龄的宁波籍著名词作家、《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创作者邬大为,怀着对家乡的赤子之心,字斟句酌地写下《重回桃花盛开的地方》。
“想让世界看到一个桃花盛开的中国!”老人朴实的心愿,经由宁波日报报网端发起的全球征曲活动,化作近百件饱含深情的作品,从五湖四海奔“甬”而来,共同圆一个时代的心愿。
曾创作《绿水青山》《放歌红旗渠》等经典作品的金奇,以四易其稿的匠心为歌词谱曲。
在他的谱曲创作中,突出了作品作为《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姊妹篇的特点,“像一声亲切的问候,让听众瞬间想起那份熟悉的温暖”。
演出结束后,“00后”观众小乐说:“第一次听,但是感觉旋律似曾相识,特别是听出了宁波《马灯调》中那句‘哎个楞登哟’。给这样接地气的文艺演出点赞,希望以后多多举办。”
“很荣幸能够演唱邬大为老师的这首‘新桃花歌’,从小听着《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长大,希望这首歌也能被广为传唱,唱响四明大地。”演唱者贾光源说。
当晚的鼓楼古戏台,上演一场传统与现代的对话。
开场曲《滨海宁波》勾勒出宁波的山海气魄,越剧选段《阳告》中,演员周锦圆的婉转唱腔,引得掌声如潮。《美丽之路》《灯火里的中国》《重回桃花盛开的地方》等节目,从个人情感到家国情怀,层层递进,让观众在艺术熏陶中感受时代变迁。
女子独舞《天涯共此时》《秘色宋韵》则以灵动身姿,诠释着“海上生明月”的乡愁与“九秋风露越窑开”的宋韵风雅……一幕幕精彩演出让观众沉浸在多元艺术的魅力中。
古戏台前,掌声与叫好声此起彼伏。
从剧场到街头,这场文艺赋美演出打破了艺术与生活的壁垒。作为全新升级的惠民文化品牌,“文艺赋美·甬上有戏”活动将举行百场演出,陆续走进商圈、社区、景区、学校、文化礼堂、养老院等地。
“《重回桃花盛开的地方》是对经典的传承与创新,唱出了人们对时代的期待。我们将在文艺赋美活动重点场次持续上演这首歌,让文艺之美浸润城市的每个角落。”宁波市甬剧研究传习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