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AI变声冒充孙辈行骗

小心!宁波有老人险些上当

记者 王晓峰 通讯员 傅清汝

去年下半年,宁波频出“怪事”:不断有老人接到自称“孙子”或“外孙”的求助电话,声称自己出了事,急需用钱……后来,大家才知道这是一种新骗局——冒充孙子(外孙)诈骗。需要警惕的是,如今这类骗局又“升级”了,而且近期宁波有老人差点被骗。事后,受害人不断向民警强调,当时听到的就是自己“孙子”的声音,不会有错。反诈民警由此判断,骗子极有可能利用AI进行变声,企图达到以假乱真的目的。

“前不久,我们派出所在同一天连续接到两起老人疑似遭遇AI变声骗局的警情。”鄞州区分局姜山派出所相关负责人说。

当天下午1点,居民张奶奶(隐去真实姓名)的家人报警,称老人接到了一个自称“孙子”的求救电话,要求其取6万元现金并送至指定地点。老人一再宣称,自己没有听错,就是“孙子”的声音。所幸家人及时发现并阻止了这起骗局。无独有偶,当天下午2点,派出所又接到报警,这次是另一名老人遭遇类似骗局。

“他(孙子)跟我说自己闯下了大祸,现在人在派出所,还让我千万不要告诉他爸爸妈妈。那个声音跟我孙子一模一样。”受害人刘奶奶(隐去真实姓名)告诉民警,“然后一个自称是派出所所长的人跟我说,对方要5万元现金的赔偿,让我下午3点多到指定地点交钱,他们会安排专人去取。”

就在老人和民警沟通之际,骗子又打来电话,催促刘奶奶赶紧将“救命钱”送到指定地点。民警将计就计,最终成功抓获两名嫌疑人。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反诈民警表示,当下,AI技术被一些别有用心之人用于电诈,令人防不胜防。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在这类骗局中,诈骗团伙能通过AI技术合成受害人亲属(如儿子、孙子等)的语音。这显然是受害人亲属的相关个人信息被泄露了,甚至有可能连声音信息也被盗用了。

最后,反诈民警分析了这类骗局的套路:第一,骗子利用AI变声冒充“外孙”或者“孙子”,再利用普通人“隔辈亲”的心态来行骗;第二,受害人群体均为老人,明显是骗子看准他们防诈意识薄弱;第三,骗子通常要求老人线下取款,并将现金送至指定地点;第四,贪心的骗子一次得手后,会不断“加码”行骗。

为此,反诈民警提醒市民,平时一定要多关心家中老人,同时要经常给他们传递相关反诈知识。一旦发现被骗,一定要及时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