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V说:让流量向上向善,传递“宁波温度”

宁波倪少

秦涛

DS北风

牛八

西门町吃在宁波

公交阿宽

记者 余建文

图片除有标注外,均为余建文摄

数字经济浪潮奔涌,网络大V带来的粉丝文化和大流量,已成为塑造公众认知、引领价值风向的重要力量。

2025宁波网络文化互动季的一个重要主题,就是如何用好网络大V的力量,使之成为清朗网络空间的建设者,成为城市的“代言人”和“推荐官”,把宁波的好声音传播得更广、更远。

如何让流量向上向善,将宁波厚重的城市文化、奋进的城市精神、温暖的市井故事,转化为一个个有温度、有网感的精彩叙事?让我们听听网络大V怎么说……

自媒体博主“宁波倪少”:我比较关注的是宁波本地的新闻和资讯,像民生类的新闻,以及有趣的事、凡人善举“正能量”等。我组了一个协作群,里面有本地20多家媒体公众号及30多个自媒体大V号的负责人,遇到好的题材,大家联动推送到各大平台进行传播,效果就比较好,而且往往会上热搜。加强协作,共同传递宁波正能量,这也是我们自媒体人的社会责任。

“宁波人物”微信公众号创始人秦涛:我从10年前开始做“宁波人物”这个题材的网络创作,展现宁波的名人、企业家以及各行各业有意思的人物的故事,不仅是为了给大家提供知识信息,更重要的是想通过社群平台,“多快好省”地进行传播。最初我们用文图等素材来创作,后来加入了音乐、短视频等元素,并利用表情包、快闪等多元方式来呈现,以适应网民的需求。例如对于王阳明、邵逸夫等宁波名人,我们创新使用了嘻哈说唱的方式来讲述他们的故事,就很抓眼球。另外,我们也很关注草根人物,比如有想法的程序员、特立独行的创业者等,通过与他们的接触,记录下一个个“小人物”的高光时刻,展现他们身上独一无二的气质。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收获了很多,也把这份真诚传递并“感染”到更多的网友。

军事博主“DS北风”:受父亲的影响,我从小就喜欢阅读军事类杂志,制作军事装备模型,成了一个军迷。后来,通过网络向大家讲解各类武器装备的知识。宁波是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可以通过讲座等形式,选择合适的题材进行推广宣传,多维度呈现宁波城市的特点。

视频号“牛八的视角”主理人:我以前是拍照片的,从2020年起拍视频,着眼宁波风土人情、民俗非遗,结合本地风光美景,进行二次创作。宁波人文底蕴深厚,可讲的故事很多,比如我们制作的《二十四节气中的宁波》《当鄞州遇见中国传统色》等短片,传播量和好评度都很高。要讲好“宁波故事”,做有影响力的视频,需要有好的创意,以及好的策划、制作团队,让作品得到最大限度的传播。最近我们在拍四明山,不光有美景,还有“唐诗之路”等文化元素,可创作的点很多,值得深度挖掘。

自媒体博主“西门町吃在宁波”:最初我做这个账号的定位是区域公共服务平台,想帮助生活在宁波的每个人,不管是分享地道美食、助力寻找丢失的爱宠,还是对接工作机会,都是围绕生活里的点点滴滴展开的。每一次和网友的真诚互动,本质都是在传递宁波真实的人间烟火。宁波这座城市藏着两大鲜明特质:一是充满爱心,总能在细微处让人感受到温暖;二是踏实勤奋,这是刻在城市基因里的底色,就像宁波美食,向来追求食物本味,不刻意修饰,如同宁波人朴实低调的品性,不张扬却自有力量。我做自媒体十多年了,宁波也变得越来越宜居宜业。我希望通过分享的内容,让大家看到宁波人与城市同频共振的生活态度——跟着城市的发展脚步踏实前行,在日常里坚守真诚与热爱。未来,我也会继续和城市共同成长,和网友们一起见证更多宁波的美好与可能。

自媒体博主“公交阿宽”:我是北仑区的一名公交车驾驶员,2009年起发微博,主要讲述我开公交车时发现的故事,有正能量的,也有批评一些不文明行为的,希望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别人,改掉陋习,10多年坚持下来,还是很有成就感的。比如礼让斑马线,我一直在倡导,这几年在政府部门的大力引导下已成为城市一道“流动的风景”。希望更多的人加入讲文明的队伍,从“一个我”带动“一片我”,让宁波更加和谐、美丽、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