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陈章升 景士杰 童琦勇
供图:奉化区委宣传部
近日,家住奉化区岳林街道秀水社区的许月意老人对着孩子给她买的智能手机有些犯难:“我不会调整视频文字的大小,眼睛看久了特别酸。”
得知许月意遇到手机操作难题后,秀水社区“邻跑团”志愿者任弋娇立即赶到她家,不仅手把手地教她使用短视频社交软件,还帮她在“浙里办”App完成退休资格认证。
这是秀水社区“邻跑团”推进“我们的家园”行动的生动写照。自去年组建以来,该志愿服务队为社区老人提供理发、家电维修、代配药品等15项上门服务,打造应急关爱圈,成为社区“银发族”的贴心人。
文明,是城市进步的标志,也是城市发展的灵魂。去年以来,奉化出台《进一步深化“我们的家园”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6年)》,升级打造“我们的家园”,发布“我们的家园·等你来”城市文明品牌,进一步擦亮城市文明底色,擘画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健康美丽新城区的文明图景。
文明新风让城乡有颜值更有气质
自2020年启动“我们的家园”行动以来,奉化激活文明乡风带,建强示范领跑村,锻造基层生力军,推动乡风文明建设由“点上盆景”向“全域风景”转变。
“我区以文明乡风带建设为纽带,将散落在乡村的文化资源、文明空间‘串珠成链’。”奉化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该区锚定“我们的家园·等你来”城市文明品牌,推进“等你来创”信有礼、“等你来游”仪有礼、“等你来住”居有礼等建设。
幸福家园既是“我们的家园”建设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奉化充分发挥核心村、重点村的示范引领作用,培育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文明标杆,以点带面推动全域乡风文明升级。其间,“全国文明村”蒋家池头村完善村规民约,搭建道德评议平台,创办“和美孝膳堂”并荣获全国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村美民富离不开文明乡风浸润。”蒋家池头村党支部书记陈伦介绍,该村聚力多元文化建设,厚植乡村文化根脉,建起一座建筑面积1000余平方米的文化礼堂。依托基层文化阵地,该村组建文体志愿服务队,打造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耕文化展示馆、道德讲堂、梅花书院等于一体的文明乡风小院。
“一老一小”是奉化在深化“我们的家园”行动中重点关注的对象。今年以来,该区探索“文明+民生”模式,建强服务阵地,积极开展“一老一小”文明实践活动。
尚田街道印家坑村位于山区,现有常住村民650人,其中60周岁以上老年人586人。如何让老年人“老有所享、老有所乐”,是该村在推进“我们的家园”行动中需要解决的民生问题。
“村里老年人既是我们重点关心的群体,也是我们倚仗的力量。”印家坑村党支部书记江兴华说,成立老太公益服务队后,村民相继组建了春风公益服务队、石榴籽公益服务队等“银辉”志愿者队伍,为印家坑村文明家园建设注入新动能。
“我们的家园”绽放幸福之花
在“我们的家园”行动中,奉化锚定“美丽家园、幸福家园、文明家园”三大目标,谋划“家园爱”“家园建”“家园日”“家园礼”等九大路径,有效激发全区干群共建、共治、共享美好家园的内生动力。
其间,滕头村将生态文明建设与乡风文明培育深度融合,通过打造生态教育基地、开展绿色生活实践活动,引导村民树立环保理念、养成文明习惯;迎恩社区设立“家园日”“敬老日”“邻里日”三个文明实践主题日,建立志愿服务积分激励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参与文明实践的热情。
今年以来,奉化20多个部门及12个镇街系统推进“三个有礼”建设。其中,信有礼聚焦“诚信土壤”,优化“营商生态”;仪有礼涵养“礼仪之风”,彰显“好客之道”;居有礼培育“家园文化”,提升“居住品质”。
“各镇街以‘家园日’‘文明实践日’为载体,开展‘诚实守信’主题宣传。多部门协同发力,推进‘文明润企’行动,开展商务诚信建设,深化‘锋领解难’党建助企机制,助力奉化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奉化区文明办负责人说。
一家企业就是一面文明旗帜。去年以来,方桥街道在4家企业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点,积极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打造‘我们的家园’,民营企业也是中坚力量。”浙江奥迪斯丹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公司组建志愿服务队,联合周边社区志愿者开展消防安全等宣传,弘扬文明新风尚。
为奉化城乡发展注入强劲动能的还有文化特派员和乡村CEO。在推进“我们的家园”行动中,奉化区区级文化特派员、庙后周村乡村CEO邬彬旭在当地组织开展非遗传承活动,联合其他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打造非遗集市与非遗体验基地,引进山屿火车网红营地等项目,为村庄发展注入新动能。
“今后我重点要做的,就是整合相关区域的非遗资源,将它们与农业、旅游业融合,帮助庙后周村把文化存量转变为经济增量。”邬彬旭说。
文明风吹,满城皆新。今年以来,奉化大力推进“我们的家园”行动,持续擦亮“在宁波,看见文明中国”城市品牌。其间,该区新增全国文明村2个、全国文明单位1家、全国文明家庭1户,新增“宁波好人”4名、“浙江好人”1名。
明年,奉化将实施“金边银角”空间焕新、“家园故事”矩阵传播、文明乡风赋能共富、“见文明”素养提升等四大工程,建设一批集乡风展示、文旅融合于一体的文明乡风带,培育一支“家园推荐官”队伍,打响“奉小礼讲文明”“文明储蓄”等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