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双11”

是电商的江湖,还是欢舞的生活节?

宁波前湾综保区菜鸟跨境保税仓工作人员正在分拣包裹。(沈孙晖 卓松磊 摄)

霍曼科技热销产品。(企业供图)

可移动“栗上”胶囊式洗碗机R1。 (企业供图)

记者 孙佳丽 通讯员 崔宁

第17个“双11”,叙事逻辑上有了新变化。

淘宝闪购第一次全面参与,京东外卖等业态首次亮相,当即买即享的即时零售扛旗入局,“双11”不只是传统电商在江湖“论剑”,更变成囊括吃喝玩乐购的生活节。

白领汪宁囤了纸巾、护肤品,也囤了附近火锅店的代金券;大学生冯晓的一日三餐基本被外卖承包了;外卖员王远的电动自行车载过奶茶、米线,也载过药品和手机……

“‘双11’每年都在变。今年,电商战场前所未有地扩大,宁波参与活动的商家格外多。远场电商与近场电商加速融合,这个快‘成年’的促销活动正在走向立体化。”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说。

何为远场?何为近场?举两个例子就知道了。

“10日晚11时,预售量已超1000台!今年‘双11’拿下1000台的时间比预期短。”昨天,宁波厨鲸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谢明佐高兴地跟记者分享了这个好消息。

谢明佐说的是首次参加“双11”的可移动“栗上”胶囊式洗碗机R1。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款产品跟电脑主机差不多大,重量约13千克,最少15分钟便可完成全方位精准清洗,其中,水箱版可根据使用需要,放置在家中不同位置。

查询发货目的地发现,该产品既受本地消费者青睐,也有来自新疆、香港等地的消费者下单。谢明佐说,今年“双11”的销售预期已经上调。

谢明佐盯着不断跳动的销售数字,阿毛饭店文化广场店店长汪丹妮则盯着不断印出的外卖单子。

“这两天,我们门店的外卖量接近300单,已经占到店内营收的8%,这在往年‘双11’没出现过。”汪丹妮说。

她介绍,往年11月中旬是餐饮淡季,外卖单量不多,今年“双11”,既有团购套餐和代金券助力,又有外卖单量稳定增长,单店营业额较平时增长了10%。

该店的外卖单子,配送地址大多位于附近5公里范围内。

谢明佐奋战在远场电商,汪丹妮则是在近场电商努力。

记者了解到,按照物流供应链体系的空间布局差异,电商可以分为远场电商和近场电商。

淘宝、京东等头部电商平台多数起家于远场电商。这种模式下,产品和消费者的空间距离较远,商家需要将集中的产品销往分散的市场。

近场电商聚焦区域市场,物流半径较小,更强调对终端消费者的即时交付,比如淘宝闪购、京东外卖及美团外卖等,是即时零售的重要组成部分。

往年“双11”,近场电商是“看客”,凑凑热闹。今年,各大电商平台集体把远场电商与近场电商融合,将后者推到台前。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11月5日,淘宝闪购新用户在“双11”期间的电商订单数已超过1亿单。天猫“双11”期间,淘宝闪购近2万个餐饮品牌成交额比“双11”前增长超100%。

京东在11月7日公布首份外卖“双11”战报,其合作的TOP300餐饮品牌日均订单量较外卖上线首月增长13倍。

记者从淘宝闪购宁波地区相关负责人处获悉,截至11月10日,宁波的淘宝闪购用户在“双11”期间每天的外卖订单数已超110万单。“双11”期间,淘宝闪购宁波近千个餐饮品牌成交额比“双11”前增长超200%。

尤其在医保买药领域,宁波目前有300多家药店支持淘宝闪购医保买药,整体服务覆盖率超过80%。

平台在远近场融合上发力,已经有宁波商家开始尝试远近场融合运营,针对不同“场”的消费者制定不同货品与履约服务方案。

昨天上午,博洋家纺在淘宝闪购平台上线了两家线下门店——嘉乐店和孔浦店。“这两家门店尚处于测试阶段,目的是了解‘双11’近场电商销售路径和流量情况。”博洋家居相关负责人付国禹说。

博洋研究院执行副院长许淑敏认为,餐饮入局只是“前哨战”,真正的“双11”藏在即时零售的近场里,既比拼仓库规模、物流半径,还比拼分钟级送达,本质是速度和服务的硬核竞争。

“平台开始换打法,企业需要在转变中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在本地生活服务和即时零售上发力,拓展电商的增长空间,是一条新路子。”许淑敏表示,若情况符合预期,博洋家纺将多上线几家门店,并上架更多品类。

宁波霍曼科技有限公司聚焦今年“双11”,一口气推出多款新产品,既有升级款摄像头喂食器、宠物友好暖风机,也有新上市的SD80烘干箱等。“双11”期间,销售额预计超过1亿元,同比增长约20%。

这家企业也在考虑通过近场电商铺开线下销售渠道。企业相关负责人说,近场电商对流量的依赖程度不高,反而基于线下体验和消费者信任度,是个真实的、可持续的增量市场。

阿里巴巴、京东、美团正加速走向远近场电商的融合,更远处,多多买菜也在一线城市试验自建商品仓库。

“未来,远场电商和近场电商的界限会越来越不清晰,平台竞争转向供需适配,更强调履约能力的稳定性与确定性、服务深度与体验丰富程度。”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对宁波的企业和商家来说,是挑战更是机遇。

在他看来,企业和商家需要先确认主营产品是否适合加入近场电商。

若想从中赢得增长空间,供应链搭建、数字化及用户运营不能少。

宁波市电子商务促进会秘书长蔡朝晖认为,首先要打通供应链与仓配体系,构建分布式、多层级仓储网络,筑牢履约的根基,同时实现库存数据一体化,避免近场门店与远场电商库存“两张皮”的问题。

其次,要精准布局商品与营销,适配双场需求。比如,针对近场和远场的消费需求差异组合货品,近场侧重高频刚需品类,远场侧重差异化、高附加值品类,并利用“内容种草+双场承接”的模式引流。

最后,强化数字化与用户运营,借助AI工具筛选近场高频爆款和远场潜力款,自动匹配关键词和目标人群,结合宁波地域标签塑造差异化优势,让地域特色和服务优势成为远近场融合的加分项,摆脱同质化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