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新、拓路、共赢——

宁波企业的进博会“八年之约”

图为11月10日拍摄的第八届进博会技术装备展区,当天,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闭幕。(新华社记者 王翔 摄)

东南物流洽谈现场。

“市舶士”品牌的展位。

那智不二越的碰撞预判机器人。

越凡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电子咖啡手环”。

宁波中东欧国家特色商品区。

记者 赵煜 通讯员 甬商务

本版照片除新华社图片外,均由孙宇卓拍摄

11月10日,为期五天的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在上海圆满落幕。

进博会是世界经济通向中国经济的入口,也是中国联结世界的重要桥梁。数据显示,本届进博会成交金额创历史新高,按一年计意向成交额达834.9亿美元,比上届增长4.4%。

视线聚焦宁波,约2000家企业、7200余名采购商共赴这场“进博之约”,采购意向总额同比增长5.18%。其中,技术装备意向成交额14.43亿美元,同比增长17.05%;消费品意向成交额8.93亿美元,同比增长8.55%;服务贸易意向成交额5.55亿美元,同比增长37.18%。

八年之约,甬企立足本地、放眼全球,在开放合作中书写了一幅“上新、拓路、共赢”的精彩画卷。

A

上新:

新品汇聚,甬企搭桥引路

匈牙利的巧克力、保加利亚的染发膏、罗马尼亚的葵花籽油……作为八届“全勤生”的宁波中东欧国家特色商品区,是琳琅满目新品的集中展示地。今年,罗马尼亚药妆品牌“费特曼医生”在此实现其在中国的首发首秀。

“罗马尼亚是玻尿酸的发源地,而该品牌所属的费特曼制药公司,正是玻尿酸领域的核心制造商之一,去年在欧盟市场的销售额达2亿欧元。经过深入调研,我们发现其不仅底蕴深厚,产品特性也高度契合中国市场需求。”该品牌中国区负责人汤浩说。

今年,宁波中东欧常年馆与该品牌达成战略合作,成为其在中国市场的全渠道总代理。

汤浩透露,年初罗马尼亚合作方专程赴宁波、成都、北京等地,实地考察覆盖全国的万余家线下销售网络。目前,该系列产品已启动一般贸易备案流程。

创新孵化专区同样亮点频现。宁波越凡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带来的“防晕车手环”“电子咖啡手环”“头痛贴”等创新产品,吸引众多观众驻足体验。

越凡医疗在宁波扎根已逾十年,产品远销全球30多个国家,并进入美国、丹麦等国医保目录,但在国内市场曾一度籍籍无名。

转机出现在三年前的进博会。“当时我们仅有一个1.5平方米的小展位。”该公司创始人纪华雷回忆,“没想到第一天就收获大量关注,第二天电商库存就全部售罄,团队连夜打包发货,应对激增的订单。”

如今,越凡医疗的展位面积已扩大近十倍,国内营业额实现成倍增长。“我们已预定了明年进博会的展位,面积将再扩大一倍。”纪华雷说。

从“展品”向“商品”转身,宁波正成为越来越多外资企业进入中国的重要门户,助推更多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B

拓路:

要“走出去”,更要“走进去”

在外资企业持续“张开怀抱”的同时,宁波企业亦选择不断扩大全球“朋友圈”。

在进博会这一“引进来”的主场上,宁波企业并未止步于被动接洽,而是以创新为驱动,主动向前一步“走出去”,拓展更深更广的合作空间。

宁波保税区亚昇祥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鹏在去年收购捷克水晶品牌——铂赫·波西米亚(BERHE·BOHEMIA)后,以品牌商的身份参加了本届进博会。

“我们这次在捷克投了两套全新的模具,找当地的设计师,根据国内市场的流行趋势和客户喜好,开发了Crystal水晶石和Cliff冰凌两大新品系列。本届进博会,我们将新鲜出炉的两款产品带到了现场。”张鹏说,“依托捷克和中国两地产业带优势,我们做自有品牌的延伸,不光深耕国内市场,在上海开设实体门店,更将加速‘出海’,走向全球。”

目前,张鹏正与捷克设计师及资深代理商合作,吸纳他们成为品牌的销售代表,积极拓展法国、德国、意大利、美国及中东、俄罗斯等全球市场。

从“贸易‘出海’”的1.0阶段,到“全球化布局”的2.0阶段,再演进到当前“本土化深度经营”的3.0阶段,中国企业已从“走出去”升格为“走进去”,实现从“规模扩张”向“高质量创新”的转身。

本届进博会上,“市舶士”品牌带着“榴侦探”无损质检技术首次露面。

该技术通过CT扫描和AI图像识别,建立涵盖重量、房数、果核大小等13项指标的评估模型,再生成二维码贴在包装上,供消费者扫码查阅,准确率高达98%。这项技术让消费者告别“开盲盒”选购,让每一颗榴莲都卖得明明白白。

“这台‘榴侦探’无损质检设备的原机,正在宁波奉化的智慧榴莲中心运行。我们进口的所有榴莲,都会经其把好质检关,再发往全国各地消费者手中。”市舶士集团产品总监王林告诉记者。

市舶士集团和众多马来西亚果园合作密切,而后者尚处于粗放式的管理阶段。

“目前我们正在研发第二代设备,扫描速度有望从每颗12秒提升至4秒。整套分拣系统未来计划前移至马来西亚产地,让中国的管理标准‘走出去’,并将这项数智技术应用于菠萝蜜、山竹等其他东南亚水果的品质检测,从‘树梢’就开始‘择优选拔’。”王林说。

宁波企业的“出海”模式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从传统的找网点、找代理、单纯要素输出,转向本地化投资建厂、技术和标准“出海”、构建完整体系,注重在价值链中获取更多收益,实现高质量发展。

C

共赢: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进博会如同一扇窗口,从中可以窥见全球产业变革的最新动向。以进博会为契机,宁波积极主动将自身产业发展嵌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与价值链,推动更高水平的开放合作。

作为进博会“八朝元老”,德国清洗巨头卡赫携全球首发的清洁管理系统Kleanc,在技术装备展区吸引了大量目光。在卡赫“掘金”中国市场的背后,离不开宁波美博集团的深度协同。

今年3月,由美博运营的宁波卡赫中心落户甬江畔,成为卡赫在中国级别最高的经销中心。

在美博的对接推动下,一大批宁波企业加入卡赫的供应链,年出口额超6000万美元。以高压清洗机为例,其零部件“甬产率”在30%至40%之间。

卡赫中国区市场总监于萍萍表示,一些宁波的工厂,本是卡赫的零部件供应商,正加快绿色化转型,便顺手“拿下”卡赫的工业清洗机;另有一批“粉”上卡赫的长三角地区的工厂,转而加入卡赫的供应链,形成“一条鱼从头吃到尾”的闭环生态。

宁波最新外贸“成绩单”显示,今年前10个月,宁波机电产品出口额4729.8亿元,同比增长5.9%,占全市出口总额的58.2%。

随着中国企业的“出海”目标从“卖产品”转向“建体系”,这些“引进来”的服务力量正指向同一个目标——为中国企业铺就一条“走得稳”“走得远”“走得顺”的高质量“出海”之路。

同为“八届老将”的东南物流,带着覆盖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印尼和埃及的“一站式”物流解决方案参加了本届进博会。

“以埃及为例,一般货物到港后,从提交单据、报关清关到检查查验,整个流程走完大约需要20天到一个月,而我们的服务能在7天到8天内全部完成。”东南物流相关负责人说,“就像网购一样,你只需下单,货物自然会送到家门口,中间的环节无需操心。”

在2025全球海运货代五十强名单中,东南物流以155万标准箱的成绩跻身前十,位列全球海运第九、中国海运第四,如同一根强有力的线,把制造商、船公司、港口、码头等环节全部串联起来,整合出优选方案,真正打通企业“出海”的“最后一公里”。

在进博会的世界舞台上,宁波以开放胸襟“买全球”,吸收顶尖产品与技术,整合全球资源;更以创新实力“卖全球”,输出宁波智造与宁波方案。

在“买”与“卖”的双向流动中,宁波与全球伙伴共建价值、共享成果,迈向共赢未来。

据悉,第九届进博会的筹备工作也已全面铺开,期待下一场更加开放、共享的全球盛会。

我们明年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