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正伟 吴贞颐 文/图
浇灌乡村田,畅通产业链,滋养小微企业……近年来,中国银行宁波市分行始终胸怀“国之大者”,聚焦金融“五篇大文章”,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服务普惠小微等关键领域,以一系列精准有力的金融服务举措,推动金融活水加速流向实体经济。
■“金融+科技”赋能创新驱动
强化“金融+科技”能力建设,中行宁波市分行以实际行动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多元化、接力式的金融服务,助推向“新”突破提质。
2025年3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政策,适度放宽《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部分条款。中行宁波市分行率先落地宁波市首单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业务,耗时4个工作日为某民营科技企业并购交易提供并购贷款支持,并购贷款占比为并购交易价款的78.36%,精准回应了科技企业长期研发投入和产业链整合需求。
为科技创新注入耐心资本,进一步丰富宁波地区科技金融生态。2025年6月,中行宁波市分行助力全国首支AIC链主并购型股权投资基金——宁波中瀛扶摇兴象股权投资基金在宁波完成注册登记,围绕汽车产业链,协助链主对上下游资源进行整合,有效促进产业集聚,汇聚“以投促产、以投促创”的合力,推动当地汽车零部件和整车制造产业向高端迈进。
此外,中行宁波市分行将支持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着力点,与当地政府部门签署《金融赋能宁波人工智能产业战略合作协议》,推动打造多方协同合作平台建设,推出“人工智能贷”服务方案,加快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宁波某软件开发公司主要为人工智能产业相关企业提供针对数据处理的深度学习处理方法和整套服务系统,具备从数据采集、清洗、标注到验证的全套服务能力,是国家重点人才企业。在中行宁波市分行科技金融专属授信模式的支持下,企业获得了为其量身定制的融资服务,首批1000万元的“人工智能贷”有力支持其深耕专业领域,加速“人工智能+”成果转化。
■“金融+开放”助力“扬帆出海”
外贸是宁波发展的“金名片”。中行宁波市分行依托集团全球化、综合化优势,推出覆盖全球结算、跨境融资、风险管理的综合解决方案,按下支持民营企业“出海”提速键。
紧跟国车“出海”步伐,中行宁波市分行为某全球知名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提供8亿元的授信支持,用于整车出口销售、研发费用投入,帮助该车企进一步拓展欧洲、东南亚等海外市场。
聚焦企业从“出口”向“出海”转型的核心需求,该行依托“一点接入 全球响应”机制,联动中行巴黎分行,助力宁波某纺织服装业龙头企业落地海外并购业务,围绕特殊目的公司(SPV)设立、境外投资备案(ODI)、并购贷款审批、跨境支付等一系列并购环节,提供全流程解决方案,为该海外并购项目顺利落地融资近8亿元。
■“金融+小微”激活发展动能
小微企业是宁波民营经济的主力军,一头连着社会民生,一头连着经济大局。针对小微经营主体“短、小、频、急”的融资需求,中行宁波市分行通过多样化手段“破题”。
聚焦支持新质生产力,该行创新“专精特新贷”“科创贷”“人才贷”等特色产品,截至2025年8月末,已累计为宁波地区近820家省级及以上专精特新企业提供授信超179亿元;落实“稳外贸、稳外资”决策部署,创新完善金融服务小微外贸企业支持方式,落地“出口E贷”线上新产品;持续探索创新化服务模式,健全线上线下产品服务体系,以“速贷”系列为核心,创新推出“小微速贷”“商户速贷”“惠链速贷”等系列产品,依托数字化平台实现高效融资;扎实推进“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今年相继走进工业园区、楼宇大厦、文教企业开展银企对接专场活动,打通服务小微企业“最后一公里”。
与此同时,聚焦服务业经营主体融资难点、堵点,该行通过产品创新、资源整合与服务优化,精准把握餐饮、零售等不同服务业态的融资特点与周期需求,因地制宜融入商贸商圈、专业市场等场景,针对性推出“商户便利贷”“惠创贷”“蓬莱商户贷”等多款普惠金融服务方案,为服务业经营主体解决资金需求。
■“金融+乡村振兴”绘就共富新图景
扛起服务“三农”的使命担当,中行宁波市分行将金融资源精准配置到农业农村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以实际行动为宁波乡村振兴发展注入新动能。
在宁波象山,中行宁波市分行深入海边滩涂调研,为养殖户量身定制了“海洋养殖贷”服务方案,助力“蓝色粮仓”提质增效,帮助地方“小海鲜”游出了致富“大产业”。在宁波奉化,该行为当地数个园林花木场提供“种链贷”金融服务方案,推动传统农业与现代金融深度融合。在宁波鄞州,“农机贷”服务方案解了当地种粮大户陈师傅的燃眉之急,新机具的投入使用大大提升了收割效率。
像这样精准的“滴灌”并非个例。为加大对涉农经营主体的金融支持力度,中行宁波市分行先后推出了“惠农贷”“惠担贷”等线上融资产品,制定了“益农贷”“粮食种植贷”等产品服务方案,积极匹配涉农经营主体的融资需求。
行而不辍,履践致远。未来,中行宁波市分行将始终把握好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发挥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作用,推动“金融+”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升经营主体的融资可得性、普惠性,为金融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