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者 王佳辉
通讯员 周旦 杨佳仪
讲述人:江北区洪塘街道鞍山村“秀子庄”经营户 蒋秀飞
我是土生土长的鞍山村人,现在在村里经营着一家叫“秀子庄”的饭店。这些年来,我不仅是家乡蝶变的见证者和亲历者,更是一名乡村振兴进程中的受益者,亲眼看着这个曾经宁静的小村庄一步步焕发勃勃生机。
早些年,我和不少年轻村民一样离开村子,在镇海区的一家工厂工作。后来,因为厂里效益不太稳定,我决定回到生我养我的鞍山村。
没想到的是,这一选择让我成了村里探索新业态时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以前的鞍山村,总是安安静静的,游客不多,日子过得很平淡。但近五年来,村里的游客一年比一年多,生活的“烟火气”也渐渐浓郁起来。
如今,即使是工作日,村里的咖啡馆也常常座无虚席。我每天都能看到不少背着双肩包的游客,甚至有人专程从上海、杭州赶来,只为爬爬山、走走古道,感受这里的宁静与自然。
更令人欣喜的是,村里的新业态也像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单是今年,“见山有食”青年食堂、“理想里”园艺杂货铺等店铺陆续开张,为鞍山村带来了源源不断的人气。“秀子庄”的生意也蒸蒸日上,积累了一批忠实的老顾客。
五年来,像我一样选择返乡创业的村民,以及来此扎根的“新鞍山人”越来越多。这一切变化,离不开村里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的积极探索。
2022年4月,村里成立了“强村公司”——鞍山村乡村振兴发展有限公司,由村党总支书记邬明忠任董事长,专门从村民手里收储长期闲置的农房,统一规划后再集中招商,为的就是让闲置资源“活”起来。不管房子能不能租出去,村民都能稳稳拿到租金,实现“旱涝保收”。
鞍山村本就依山傍水,离城区又近。近年来,村里一直在努力推动旅游与乡村空间的深度融合。归璞农场、构城·安山人文聚落、老樟树民宿……随着一个个优质项目如“金凤凰”般接连落地,鞍山村的名气越来越响。
听邬书记介绍,去年村里的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50万元,乡村旅游和经营性收入逾1000万元,村民的人均收入超过5万元。听到这些数字,我心里特别踏实。
看着店里络绎不绝的客人,望着村里日益兴旺的景象,我由衷庆幸自己当初选择回村开店。作为土生土长的鞍山村人,我真真切切尝到了发展的甜头,也愈发觉得这片土地的明天充满希望。
新闻多一点
“十四五”期间,宁波累计培育闲置农房盘活特色样板村23个,新增盘活闲置农房1.3万宗、138.52万平方米,增加农民收入2.82亿元,促进村集体增收4681万元;全市村集体经济总收入首次突破100亿元大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