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华红:秉持军人本色 在安保行业闯出一片天

记者 徐丽敏 通讯员 吴超

浙江凯安保安服务有限公司的陈华红,出生于军人之家,怀揣“将军梦”踏入军营,在英雄部队淬火成钢。退役后,他勇闯商海,最终在安保领域闯出一片新天地。

如今,公司业务已经在宁波“遍地开花”,涵盖了政府机关、金融机构、医疗机构、教育机构、社区……公司还是国家电网、中国石化、阿里巴巴入围安保供应商。陈华红带领的保安团队,正以专业的服务守护着一方安全。

立志做部队的“尖子兵”

“我出生在军人之家,从小受家庭熏陶,有一个‘将军梦’。”谈及入伍初心,陈华红的眼神中依然闪烁着当年的热忱。1995年冬,陈华红背起行囊,从杭州建德奔赴军营,成为英雄部队第十二集团军“临汾旅”的一名新兵。

军营的生活,是日复一日的严格训练与实战演习。在部队磨砺下,陈华红很快就从一名懵懂青年成长为纪律严明的军人。

对于陈华红而言,“武”是强项,他能够在军事比武中跻身前三;“文”则是弱项,他犹记得,1999年的一场部队大型演讲比赛,让他犯了难,“初中毕业就去当兵了,面对演讲,感觉自己既不会写也不会讲。”陈华红在训练之余,通过向他人请教、翻阅资料补短板。经过两个月的“备战”,他在演讲比赛中拿到了前三的名次。

在部队期间,陈华红表现出色,荣立三等功一次、集体三等功两次,连续8年被评为优秀士兵。2007年,陈华红结束了12年的军旅生涯,从部队退役。

12年间,他当过驾驶兵、炮兵、特警、武警……回望这段岁月,陈华红感慨:“部队对我的影响很大,除了增强体魄,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有担当有责任,在困难面前能够临危不乱、独立思考,也培养了家国情怀,关心关注国家大事。”

在商海浪潮中不断突围

退役后,陈华红选择回到老家创业,但这条路并没有想象中的简单。部队的“尖子兵”在商海遭遇了“滑铁卢”,第一次创业,陈华红即失败了。“因为不懂,在三十而立的年纪,梦想破碎。”陈华红说。

短暂调整之后,2008年下半年,陈华红再次创业。后来,一次偶然机会,陈华红接触到了安保行业,并来到了宁波。“安保工作讲究纪律、责任与应急处置,和部队的理念相通,对我这个退役军人来说,是熟悉的领域。”

2017年,他创办了宁波凯安保安服务有限公司,提供人防、物防、技防非武装押运、智能化及安全评估与咨询等安防相关的一站式服务。

公司成立之初,“没业务”是最大的难题。部队出来的陈华红,骨子里带着迎难而上的韧劲。为了打开市场,他到处跑业务,坚持了大约半年,终于签下第一笔订单,为后续发展打开了局面。

打造一支高素质保安队伍

如今,公司已从最初的3个人发展到500多人,业务量也在不断增加,覆盖银行、学校、医院等机构。“想要留住客户,要靠‘破立结合’。既要打破旧的管理模式,优化内部制度,又要守住服务质量的底线。”这是陈华红在实践中总结出的“经营之道”。

在队伍管理上,一方面,陈华红把部队的管理经验“搬”到公司,借鉴部队的组织架构、会议制度、物料管理等,让团队始终保持严明的纪律性。另一方面,他依靠技术力量提升管理水平。公司与浙江科技大学、海康威视、叙简科技合作,将智能化技术融入安保工作,让安保服务更精准、更高效。

在团队培训方面,他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员工前往专业机构培训学习,邀请行业专家到公司开展讲座。同时,推动员工考取保安证、消控证、红十字救护员证等专业资格证书。

“我们这支队伍很年轻,平均年龄只有27.8岁,其中退役军人占10%。”提及团队,陈华红满是自豪,“退役军人素质高、专业强,现在公司的管理层几乎都有部队经历,大家带着同样的军人底色做事。”

2022年,陈华红被评为鄞州区退役军人“创业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