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沈孙晖 通讯员张超梁)每个工位配备一台智能型蒸汽发生器,为熨斗供应蒸汽,用于熨烫整理刚下线的运动服。这是记者昨天在宁波凯丽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整烫区看到的一幕。
作为年产服装上千万件的企业,凯丽安原先采用大锅炉生成蒸汽,为整烫区集中供应蒸汽,部分未运行的工位因此存在蒸汽资源浪费的情况。如今,智能型蒸汽发生器像一个个“小锅炉”,哪个工位需要,就送蒸汽到哪里,还能回收、再次利用蒸汽。“既精准又节能,一举两得!”公司生产经理谢海波说。
绿色,正成为镇海工业经济最鲜明的底色。节能降耗、变废为宝、研发绿色产品……一大批像凯丽安这样的镇海企业正逐绿而行,在转型升级中按下新一轮高质量发展“加速键”。
今年夏天,宁波工业供水有限公司姚江水厂利用二氧化碳来调节pH值,破解水质受藻类暴发影响的难题,有力保障了镇海等地工业企业的用水品质。而这些二氧化碳,正源自镇海企业——华东能源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我们变废为宝,将产业链上游企业的废弃物——二氧化碳,经过净化、提纯、降温等环节,制备出工业级、食品级二氧化碳。这些二氧化碳产品,已服务造船、电商、影视剧拍摄等多个领域。”华东能源环保副总经理王冠介绍,目前该企业已成为华东地区产能规模、储备量、销量最大的液体二氧化碳生产基地之一,产品储备能力达到1900吨。
如今,镇海企业在竞逐绿色转型的道路上,由“独舞”转为协同产业链“共舞”,提升整体竞争力。
宁波奥崎仪表成套设备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温度传感器,在陕西被用于全球首个660兆瓦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煤电项目。该项目不仅绿色、环保,提高了资源利用率,还有效解决了煤泥、煤矸石堆放造成的污染和安全问题。目前,项目已投入商业运营阶段。
据悉,宁波奥崎在自有研发机构赋能下,已为国内多个火电、核电项目,提供电气、仪控测量设备。“在温度测控设备上,我们不仅能‘量身定制’产品,还能提供个性化服务方案,助力产业链合作伙伴获取更多绿色效益。”公司董事长邵华说。
截至目前,镇海累计建成15家国家级、7家省级、80家市级、309家区级绿色工厂,规上企业绿色化改造覆盖率超70%。“镇海将持续聚焦绿色循环园区打造、绿色企业培育和绿色产品研发,优化绿色发展体系,强化产业‘绿新高’体系构建。”该区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