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岁阿姨:我的“T台”正青春

胡贤君(中)带领学员练习。(沈孙晖 摄)

编者按

岁岁重阳,均如意;时光不老,长安康。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老年人正主动打破年龄、技术、社会角色等壁垒,颠覆“衰老=衰退”的刻板印象,成为积极生活的参与者、现代科技的学习者、社区活力的贡献者。

在重阳节到来之际,宁波日报报网端推出“银龄新花‘YOUNG’”系列报道,以多维度的新颖视角,关注老年人的自我表达、社会参与和价值实现,展现他们的活力和创造力。

记 者 沈孙晖 实习生 王优悠

通讯员 朱翰杰 王晴艺

昨天早上,阳光透过窗户,洒进镇海招宝山街道新三宝服务社的舞蹈室。

“核心收紧,沉肩,立腰,笑容灿烂点……”62岁的胡贤君站在落地镜前,轻轻扶正一位女学员的肩膀。她声音柔和,眼神专注,仿佛眼前的不是六七十岁的“学生”,而是一群即将登台的模特。

“很多退休阿姨刚来时,驼背、低头,走路都不敢挺胸。”胡贤君笑着说,“我告诉大伙,来这里,是为了找回最美的自己!”

胡贤君就是这样,找回了最美的自己——

56岁那年,退休的她走进了老年大学的时装表演班,第一次接触走秀。“那时候我连站墙都站不直,整个人缩在后面。”没想到几节课下来,她整个人气质变了,“像打开了另一扇门”。

后来老年大学的时装表演班停了,胡贤君还特地跑到海曙区,找了一名专业老师上了四堂课。

“学站姿、转身、走猫步等,听着简单,但要走出气场,不容易。”她比划着,“关键不是猫步要有多标准,而是跟着不同音乐的节奏,走出属于自己的味道。”

2021年,新三宝服务社开设时装表演课,胡贤君成了老师。

“一开始只是试试,没想到‘老宝贝’们这么喜欢。”她从一周带一个班上一节课,增加到带两个班各上一节课。每周一、周四上午,教室里总是挤满了人。

“这里不限身高、不限年龄,只要你愿意来学,我就教。”胡贤君说,她班上最年长的,是79岁的章杏凤阿姨。

以前,章阿姨总觉得自己年纪大,不敢穿鲜艳的衣服出门。“现在不一样了,胡老师常说,要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她笑容爽朗,“我整个人挺起来了,走路都带风,出去跳舞,别人都猜不出我年龄”。

胡贤君上课有个习惯——每个学员都要轮流站到最前面,和她一起走秀,“这里没有高矮之分,只有自信多少,我要让每个人都站到C位。看到‘老宝贝’们从不敢抬头,到自信走上台,我特别开心。”

年龄只是数字,美丽源于内心。重阳节快到了,胡贤君有话想对同龄人说——

“别把自己关在家里,走出来,学点喜欢的,穿你不敢穿的,让生活中的每个场景成为你的‘秀场’,一起成为快乐、自信的自己!”

2025-10-28 1 1 宁波日报 content_242888.html 1 3 62岁阿姨:我的“T台”正青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