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更上一层楼”

江北描绘都市工业广阔“天际线”

记 者 王佳辉

通讯员 陈冰曲 温馨 王越铭

昨天,记者在北环西路高架沿线的宁波(江北)传感谷核心区看到,三栋极具科技感的高层建筑巍然矗立——这正是宁波柯力传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工业上楼”模式打造的物联网大厦、人工智能大厦与数智装备车间。与此同时,作为园区第四栋建筑的智能传感器制造车间也在加紧建设,预计明年竣工并投入使用。

作为宁波市面积最小的中心城区,江北区如何破解工业用地供需矛盾突出的难题?宁波(江北)传感谷核心区的建设,正是该区交出的亮眼答卷:依托工业用地二次开发,因地制宜推进“工业上楼”,构建“都市型工业”新业态,走出一条“精而强”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所谓“工业上楼”,是指企业在高层厂房中实现研发、办公与生产一体化,推动产业从“横向扩张”转向“垂直集聚”,既缓解用地紧张,又促进产业集聚与转型升级,助力城市工业实现现代化、集约化发展。

就在不久前,柯力传感的智能传感器制造车间项目所在地还是仅有两层楼高的低效工业用地。“作为链主企业,柯力传感率先开展自主改造并实施‘工业上楼’,新建多栋18层建筑,新增面积逾10万平方米,将地块容积率提升至3.37。”江北区新兴产业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上下楼”形成了“上下游”。随着空间载体的拓展,宁波(江北)传感谷核心区吸引了大量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入驻,目前园区已注册企业600余家,涵盖传感材料、智能模组、系统集成等多个环节,一条协同发展的智能传感产业集群生态链正加速形成。

在江北区,“工业上楼”项目已呈遍地开花之势,承载起产业集聚与质效提升的双重使命。金山智造园作为全区首个由国资收购工业用地实施二次开发的标杆项目,重点聚焦高端智能装备产业,并积极引进医疗器械、信息技术及生产性服务业等优质业态,开园以来已吸引30余家企业入驻;在长阳路518号地块,宁波蓝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年产5万套数字化口腔系统生产基地项目正如火如荼推进,宁波市天基隆智控技术有限公司、宁波研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的项目也相继开工,推动该区域加快打造高能级新质生产空间和产城融合现代都市工业园区。

向“上”要空间,向“高”要效益。据统计,宁波(江北)传感谷核心区、金山智造园等所在的宁波江北投资创业园区,整体容积率已从0.8提升至1.01,总产值从133亿元跃升至257亿元,年均增长约10%,规上工业企业数量从67家增至114家,基本形成高端汽车零部件、智能装备、工业物联网和时尚创新四大核心产业集群。

截至目前,江北区已实施“工业上楼”项目57个,新增产业空间159万平方米,带动效应显著。今年1月至8月,该区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均高于规上工业整体水平,都市工业发展呈现质效齐升态势。

“我们出台了工业楼宇建设指导性意见,通过一系列精准‘组合拳’,推动产业‘能上楼、易上楼、上好楼’。”江北区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说,该区将继续健全“工业上楼”全方位、全领域、全过程的“通则+个性”方案,走好“都市型工业”高效高端高能级发展之路。

2025-10-15 制造业“更上一层楼” 1 1 宁波日报 content_240313.html 1 3 江北描绘都市工业广阔“天际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