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沙停火协议仅是第一步 和平路迢迢

据新华社北京10月10日电

新华社记者

以色列10日凌晨宣布,已批准与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签署的加沙停火第一阶段协议。

新一轮巴以冲突延宕两年,加沙民众苦难深重,停火协议受到地区国家和国际社会的欢迎。国际舆论认为,这份协议是一个积极进展,但也是各方出于内外压力和政治考量下的产物,协议具体落实和后续进程仍然充满不确定因素。

通往和平的第一步

以色列媒体10日披露一份以色列、哈马斯及调解方共同签署的协议文本,其中列出“全面结束加沙战争”的具体步骤,主要包括:

以方批准协议后,战争立即停止,人道援助立即全面进入加沙,以军在24小时内后撤至加沙地带商定区域;以军完成后撤的72小时内,哈马斯交还所有以方被扣押人员,包括幸存者和已故人员遗体,以色列相应释放巴方被关押人员;由美国、卡塔尔、埃及和土耳其等国代表组成的工作组跟进双方执行协议情况并进行协调。

被扣押人员互换被认为是这份协议执行的重点。目前加沙地带仍有48名以方被扣押人员,其中20人据信仍活着。哈马斯首席谈判代表哈利勒·哈亚9日晚表示,依据协议,哈马斯将接收约1950名被以色列羁押的巴方人员。

哈亚说,参与调解的地区国家和美国已提供保证,确认战争将“全面结束”。

为何此时达成

有分析指出,以色列与哈马斯目前达成的第一阶段协议的基本框架“数月来一直摆在谈判桌上”,而双方此时达成协议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其一,哈马斯迫于形势的选择。美国乔治敦大学教授丹尼尔·拜曼认为,随着以军9月以来不断深入加沙城展开军事行动,哈马斯担心以方被扣押人员的“谈判筹码意义”正在降低。在当前协议下,哈马斯可以通过释放被扣押人员,换取以军部分撤出加沙地带和释放大量被关押的巴勒斯坦人,获得一定意义上的“胜利”。

其二,以色列面临越来越大的内外压力。两年来的军事行动也让以色列国力消耗、经济承压,国内反战情绪渐涨。民调显示,约三分之二的以色列民众认为加沙冲突应该结束,这一比例为冲突爆发两年来的最高水平。

以色列目前在国际社会中也日益孤立。拜曼认为,内塔尼亚胡可以无视欧洲国家的谴责,但很难忽视特朗普政府参与的停火提议。

欧美媒体分析说,特朗普近来急于促成加沙停火协议,一大原因在于试图影响诺贝尔和平奖评选结果。

挑战刚刚开始

国际舆论认为,达成第一阶段协议是积极进展,但和平前景依然不明。

其一,第一阶段协议的落实存在诸多难点,包括以方被扣押人员的身份确认问题、在废墟中寻找被扣押人员尸体以及双方是否切实遵守停火承诺等。

多名巴勒斯坦专家认为,协议落实的关键问题之一在于如何监督。过往经验表明缺乏监督将导致停火协议迅速崩溃。

其二,真正的挑战在于下一阶段的和平协议。如果按照特朗普政府的“20点计划”,以军完全撤出加沙地带、哈马斯解除武装将是下一阶段谈判重点。

哈马斯坚持将以色列结束占领、巴勒斯坦建国作为完全解除武装的前提条件。而内塔尼亚胡政府目前仅同意第一阶段协议,没有对以军完全撤出加沙地带作出明确承诺。英国《金融时报》评述,加沙民众和哈马斯方面担心,停火协议最终仅沦为一项美国促成的人员交换协议。

再接下来,加沙重建以及“两国方案”的落实更是漫长且艰难的过程。

中东媒体认为,目前的停火协议没有消除这场冲突的根源,当前最重要的是重塑巴以民众的和平信心。

2025-10-11 1 1 宁波日报 content_239638.html 1 3 加沙停火协议仅是第一步 和平路迢迢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