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者 何 晴
通讯员 黄克纯 宋一顺
“在繁华熙攘的老街,能坐下来细细品读文字,这样的阅读体验太特别了!”
昨天,慈溪观海卫镇鸣鹤古镇中街的鸣鹤书房内,不少读者在胡桃木色调的阅览区里或伏案轻读,或指尖拂过书页,享受着沉浸式阅读的静谧。
鸣鹤书房于10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迅速成为本地居民和游客的“文化栖息地”。走进书房,3000余册精选藏书映入眼帘,从恢宏的《四库全书》到翔实的慈溪地方志,从世界文学经典《约翰·克利斯朵夫》到深度书写本土文化的《慈溪:明清及近现代国药业之发端》,每一本书都在静候与知音的相逢。
鸣鹤古镇是中国国药业的发源地之一,处于杜湖和白洋湖环抱之中。在古镇中阅读,别有一种浓郁的书香氛围。来自上海的吴先生一边翻阅《白湖诗选三百首赏读》,一边透过窗户欣赏白墙黛瓦的传统建筑,不禁感慨:“书香伴着美景,阅读本土诗文,这里真是一个了解当地风情的绝佳窗口。”
据统计,国庆中秋假期前3天,鸣鹤古镇累计接待游客6.27万人次,其中,单日最高游客接待量超2.46万人次,很多游客走进书房,在游览间隙寻一处静谧角落,开启与书籍、古镇的深度“对话”。
“鸣鹤古镇有1200多年的历史,我们不想只做一间普通书房。”慈溪文旅集团鸣鹤书房负责人宓玲玲说,该书房是一个集图书阅览、文创零售、咖啡茶吧与文化沙龙于一体的复合空间。
在书房一角,印有鸣鹤古镇图案的折扇、笔记本等文创产品有序陈列,更有与慈溪本土文化紧密相关的越窑青瓷、特色冰箱贴等,传递着地域文化的温度。
“我们一方面通过文化活动聚人气、树品牌,另一方面借助图书、文创零售与咖啡服务等商业模块反哺文化运营、持续造血。这里既是游客的‘文化驿站’,也是本地居民‘家门口的书房’。”宓玲玲告诉记者。
这样的定位,使得鸣鹤书房赢得本地居民的认可。家住鸣兴村的叶新浩手持一本杂志,笑容满面地说:“以后读书看报有固定地方了,还能享受这样的好环境!”
鸣鹤书房的开放,顺应了当下旅游市场从“观光游”向“深度体验游”转型的趋势:如今游客不再满足于“走马观花”,而是渴望深入触摸地方文化脉络。鸣鹤书房恰好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慢下来、静下来”感受古镇底蕴的理想空间。
“下一步,我们将通过举办高品质的文化活动、读书沙龙等,持续打造活动品牌,同时优化运营模式,积累口碑。”观海卫镇相关负责人说,鸣鹤书房的未来,是成为宁波古镇文旅中一个独具特色的文化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