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保鲜学问多

象山县市场监管局食品检验检测中心 余晓梅

开渔节过后,市场上的海鲜品种日益丰富,不少市民在选购水产品时,也对保鲜方式与安全性产生了疑问,担心买到通过非法添加来“保鲜”的水产品。其实,市场监管部门每季度都会对市售水产品进行监督抽检,并会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不定期检查。针对市民关心的几个问题,我们在这里做一个小科普。

“虾粉”应在合规剂量下使用

红虾出水后,头部容易变黑、脱落,因此也被称为“红落头虾”。为延缓这一现象,国内外普遍允许使用焦亚硫酸钠作为保鲜剂,俗称“虾粉”。焦亚硫酸钠在水中分解产生二氧化硫,可有效抑制虾体黑变。我国允许将其用于海水虾蟹类、冷冻水产品及其制品,但严格规定二氧化硫残留量不得超过每公斤0.1克。在合规剂量下使用,焦亚硫酸钠是相对安全的,也有助于保持水产品的新鲜状态。

使用甲醛浸泡水产品违法

我国明令禁止在食品中添加甲醛。使用甲醛浸泡水产品属于违法行为,并非行业常态。需要注意的是,甲醛也是某些水产品在储存过程中自然产生的代谢物,一些海水鱼类(如龙头鱼、鳕鱼)本身甲醛含量较高,消费者可通过控制食用量和频率来降低潜在风险。

合规使用保水剂是安全的

此前央视“3·15”晚会曾曝光个别企业违规或超量使用保水剂的现象,引发社会关注。实际上,磷酸及磷酸盐作为水分保持剂,在我国允许用于冷冻水产品、预制水产品等类别,其最大使用量按规定为每公斤1.0克或5.0克(视具体产品而定)。象山县市场监管局对县内速冻虾仁生产企业进行过排查,未发现违法添加磷酸盐类保水剂的情况。合规使用保水剂是安全的,消费者可关注产品标签信息,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

2025-09-29 象山县市场监管局食品检验检测中心 余晓梅 1 1 宁波日报 content_238332.html 1 3 水产保鲜学问多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