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纪念“世界骨髓捐献者日”活动在甬举行

宁波199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书写爱心传奇

妙妙“生日会”现场。(陈敏 赖思嘉 摄)

记者 陈敏 实习生 赖思嘉

秋日天光柔和,透过玻璃幕墙,静静映照在120名手捧鲜花的爱心人士身上,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9月21日上午,浙江省纪念第十一个“世界骨髓捐献者日”宣传活动暨故事分享会在宁波举行。一个个跨越山海的生命故事,让现场300余人一次次红了眼眶。

等待12年的“宁波温度”

“12年,我终于等到了这个救人机会。”宁波捐献者侯金辉的声音平静却有力。

2012年,他在一次献血中登记加入中华骨髓库。从此,他时刻关注手机信息,生怕错过那通救命的电话。2022年,他终于等到初配成功的消息,却因高配失败无奈中止。2024年10月,电话再次响起:“侯先生,又有一名患者和您初配成功!”

然而,就在他全力准备捐献时,临近预产期的妻子被查出血小板偏低,需提前入院待产。一边是亟待救助的血液病患者,一边是需要陪伴的妻儿,侯金辉陷入两难。

得知这一情况,海曙区红十字会第一时间与浙江省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沟通协调,最终将捐献日期提前至2024年12月31日。当天,他成功捐献225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浮液,成为宁波第187例、浙江第1147例捐献者。

“能成为别人生命中的希望,是我这辈子最骄傲的事。”这句话,道出了所有捐献者的心声。他们中,有在社会爱心资助下完成学业,从而捐献造血干细胞回馈社会的温州老师易彬彬;有在今年警察节当天完成捐献的绍兴公安干警章泽楠……

据统计,截至今年8月31日,浙江省已累计实现造血干细胞捐献1265例,其中宁波市已实现捐献199例。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一次生命接力的暖心故事。

跨越7年的拥抱

“哥哥,谢谢您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来自四川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的佳秘紧紧抱住奉化青年董科杰,泪水打湿了彼此的肩头。

2018年,14岁的佳秘被确诊为急性白血病,唯一生路是骨髓移植。父母配型均不成功,希望渺茫。两个月后,奇迹出现——她与一名造血干细胞志愿者配型成功。

手术很成功,佳秘重获新生。出院那天,她和母亲就向中华骨髓库提出一个请求:希望亲眼见一见救命恩人,亲口说一声谢谢。

7年时间,佳秘经历了康复、高考、上大学等诸多事件,却从未停止对那位陌生救命恩人的思念。一个月前,中华骨髓库传来好消息:“捐献者同意见面!”

9月21日上午,从四川远道而来的佳秘母女二人出现在现场,看着曾经命悬一线的女孩以警校生的飒爽模样出现在面前,董科杰瞬间哽咽:“看到你健康长大,就是我最大的欣慰。”

两人相拥而泣,现场掌声雷动,持续良久。佳秘紧紧握着董科杰的手说:“我会把哥哥这份爱和善意,一直传递下去。”

特殊的“生日会”

“祝你新生快乐!”温暖尚未平息,全场忽然齐声欢呼,目光聚焦于一名头扎小辫、眼睛闪亮的小女孩——来自兰州的妙妙。

今年6岁的兰州女孩妙妙是个不幸的孩子,在她出生6个月时就被确诊为急性白血病,生死一线;可她又是个幸运儿,短短一个月时间,就和鄞州第二医院医生王勇配型成功。移植手术后,她重获健康。当天,父母特意带着她从兰州赶来宁波,在获得新生的第五年,当面感谢救命恩人。

“我是彩虹宝宝,画一座七彩的桥……”可爱的小妙妙唱着《我是彩虹宝宝》走到王勇身边,怯生生地递上自己画的彩虹图,王勇医生瞬间眼眶红了,蹲下身来轻轻抱住她:“你要健康快乐地长大。”

那一刻,全场寂静,唯有闪烁的镜头和低声啜泣。生命的美好,在这一刻具象化。

青春力量加入生命接力

会场内,暖流涌动的不只是重逢的感动,还有蓬勃的青春力量。青年学子、造血干细胞入库志愿者卢玟汝展示了自行创作的科普绘本《生命的种子》,用生动的插画解读捐献知识;包括宁波大学、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在内的8所高校共同发起成立“浙江省造血干细胞捐献高校联盟”,为生命接力注入青春动能。

“这是我们献给这座城市最温暖的礼物。”宁波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丁导民表示,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正在加入造血干细胞捐献队伍,用爱心延续生命的希望。

“为爱前行,爱在路上,拥抱温暖阳光……”活动在《爱在路上》的大合唱中落下帷幕,但爱的传递仍在继续。120束鲜花在秋日里姹紫嫣红,正如这座爱心之城不断延续的生命奇迹——每多一个捐献者,就多一份点亮生命的可能。

2025-09-22 浙江省纪念“世界骨髓捐献者日”活动在甬举行 1 1 宁波日报 content_237162.html 1 3 宁波199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书写爱心传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