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尹幸芷 通讯员宣科)昨天,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行动暨“新知新质·浙里好成果”展示交易会(宁波新材料专场)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材料工程学院举办。
本次活动集中展示了宁波高能级科创平台的多项高新技术成果,也发布了宁波企业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需求。
会上,甬江实验室正式揭牌成立信息材料及器件概念验证中心。该中心瞄准的是基础研究与产品开发之间的关键空白。未来,它要回答一个核心问题:这项技术,有哪些商业价值和应用前景?
在会场入口,一份“先用后转”许可使用清单格外引人注目。这是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精心筛选的200件专利,覆盖稀土磁性材料、高分子材料、新能源材料等多个领域。它们正等待企业“先试用、后转化”。
“我们希望通过‘先用后转’来降低试错成本,从而支持企业技术升级,推动科研成果在宁波的产业化转化。”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相关负责人说。
此次交易会上,还有8个中国科学院院属单位的重大项目签约,与企业实现“双向奔赴”。
科技成果的流转并不局限于一地。
“宁波是不少新材料的发源地,也具有完善的制造业产业链,这些优势对发展人形机器人产业至关重要。”香港科技大学讲座教授、港湾创新中心(宁波)首席科学家温维佳告诉记者。
目前,港湾创新中心(宁波)已累计签约落地14个项目,涉及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高端装备与智能传感、半导体与先进材料等多个应用场景,在连接两地创新要素、促进成果转化和产业升级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
据介绍,今年,宁波多家全国重点实验室和全省重点实验室陆续获批,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有望在年内突破一万家。新质生产力,正如一泓活水,持续为宁波的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