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滕华
宁波城乡处处涌动着民主实践的滚滚热浪。在人大代表联络站的夜灯下,在立法草案的字斟句酌中,在预算资金的“分毫较量”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系正不断扎向基层深处。
连日来,记者穿行于宁波5个区(县、市),沉浸式感知一场场热气腾腾的民主实践:江北洪塘街道的“代表夜聊”点燃居民共治火花,基层立法联系点搭建起立法民意征集的“最后一公里”,象山茅洋乡的“代表督事”紧盯文旅富民主链条……从民主决策的前置听证,到民生项目的精准追踪,宁波用一个个具体而生动的基层实践“解码”民主真谛——这里的民主,不是空中楼阁,而是百姓触手可及的24小时无人看守便利店;这里的民主无需宏大叙事,公交站移位、消防设施更新皆可成为治理“大课题”。
当人大代表夜话家常时共同商定的消防管理方案,正化作城乡平安的“实景图”;当在工厂车间里反复打磨的条例,正成为技能人才的“定心丸”,一座近千万人口城市已然证明:基层民主的“四梁八柱”,就矗立在群众家门口的烟火气里。
街道冒出30个无人值守新场所
怎么管?他们组织了一场“代表夜聊”
晚上7点,吃好饭,来场“夜聊”,这已成为江北区不少人大代表的“常规操作”。8月13日晚,江北区人大代表,洪塘街道北欣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谢丽珍怀揣着一份《关于洪塘街道无人值守场所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建议》,赶往街道会议室“赴约”。
当晚的“代表夜聊”,聚焦的是无人值守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问题。这两年,江北区人大洪塘街道工委在走访调研中发现,街道辖区内自助便利店、自助换电柜、自助健身房等新业态兴起,社区周边无人值守场所不断增多。7月初,人大洪塘街道工委经与江北区社会治理中心对接确定关注这一主题后,对辖区内的无人值守场所进行了一次全方位排摸,并组织谢丽珍等人大代表协同相关职能部门进行了两次联合检查。
结果不容乐观:洪塘街道辖区内有30个无人值守场所,有些消防设施配备不完善,有些没有悬挂营业执照,还有部分无人换电场所与快递存货店“搭伙”,存在消防安全隐患。【下转第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