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合
昨日,九三阅兵进入倒计时,整个世界翘首以盼。我在位于卢沟桥附近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里,猝不及防地和十年前报道过的历史事件再次遇见。
在一块黑白照片为主图的展板上,一排飞机在天空排成人字形,呼啸而过——图片展示的是1938年发生的一次历史事件。
1938年5月19日至20日,中国飞行员分别驾驶两架轰炸机从宁波机场起飞,远征日本长崎、福冈等地,投放“纸弹”——和平传单100余万张,向日本人民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
图片说明里的“宁波机场”几个字,一下子将我的记忆拉回到十年前。2015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我接到报道任务,采访时任宁波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副会长、当时已84岁的王泰栋。
“那次震惊中外的‘纸片轰炸’,就是从宁波栎社机场起飞,直接越海空袭日本本土,打破了当时‘大日本神圣领空不可入袭’的神话。”王老说话时的笃定,历历在目。
20世纪90年代,他在宁波档案馆找到了一份材料,为“纸片轰炸”从宁波机场起飞,提供了“第一视角”。这份资料的记录者,是当时在宁波电话公司工作的叶安宝。在叶安宝的记录中,1938年5月19日下午近5时,空袭时间已过,宁波防空指挥部的人正要下班,接到了奉化防空监视队的电话:有两架飞机从新昌方向飞来,越过奉化上空,飞向宁波。顷刻之间,空袭警报响彻宁波上空。
不久,栎社机场来电,叶安宝负责转接,电话里说明,我空军两架飞机已安全降落,需要检修加油,飞行员需要休息。随后,接到通知的防空指挥部解除了警报,原来是虚惊一场。
晚上11时48分,叶安宝忽然听到飞机的轰鸣声,他向窗外望去,只见两盏红灯向东北方向飞去。而后栎社机场来电:“飞机已经起飞了。”
这里提及的“飞机”,正是在纪念馆提到的两架轰炸机。王泰栋当时在接受采访时说,之所以选择从宁波起飞,应该主要是考虑到国内起飞到日本国土,从宁波起飞的航线最近,按航速计算,仅需要2小时40分钟就能到日本。
一晃十载,斗转星移,当再次“遇见”曾经采访的事件,这些更丰富的史实资料、更立体的诠释角度,让我对于上海、南京、杭州相继失守的1938年、对于这一历史事件的意义,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馆内展示了1938年5月21日《新华日报》发表的《为唤醒日寇铁蹄下民众——我神勇空军征日创伟举》的报道,也用著名漫画家丰子恺先生于1938年创作《百万传单乃百万重磅炸弹之种子》,呈现了艺术家视角的历史事件。
同时,展板上也列出了当时不同国家媒体对此的高度关注。美联社就对此评价道:“中国空军远征日本的成功,证实中国实力甚强,绝非日本所能击败。其投下的是传单而非炸弹,堪称仁义之师。”
如今看来,只散发传单而未投掷炸弹的行为,一如既往地展示了中华民族“浩然正气、成仁取义”的民族道统——我们从来有与侵略者战斗到底的坚强意志,同样,我们从来热爱和平,永远是世界和平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观临近尾声,纪念馆内“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12个大字分外显眼。
纪念,是为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也是为了珍爱和平、开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