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晚,一艘游船载着百余名特殊的游客在三江口缓缓航行。游客们倚栏而立,微风拂过他们的笑脸,两岸霓虹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江面,跳动的光影跃入眼帘。他们就是用双手“雕刻”这座城市的“超人”和他们的家人们。
“平时在工地,就是出工、下班、睡觉,今天享受这江风、观赏这灯光美景,不发个抖音炫耀一下怎么行?”56岁的泥工老王举着手机反复调整角度,连发三条短视频。镜头里,工友们“比耶”的身影与高楼大厦的灯光交相辉映。
“儿子,看这里!”来自安徽的李师傅踮着脚尖,将爱人和读大学的儿子李锦涛“框进”手机画面。这个暑假,21岁的李锦涛勤工俭学——在工地做钢筋工,一个来月赚了超万元学费。父亲抚摸着儿子晒得黝黑的胳膊感慨道:“他连续三个暑假来工地打工,特别懂事。”母亲望着江畔林立的高楼感叹:“在宁波16年了,第一次发现我们建的高楼竟然这么美。”
这段时间,外架工田旭奔每天清晨四点出门干活,日暮时分才回家。这位江西籍建设者与大学同窗妻子在宁波已安家多年。“我爸爸是‘城市蜘蛛侠’!”8岁的儿子田羽宸指着远处在建的摩天楼自豪地“宣告”,稚嫩的童声引来阵阵欢笑。妻子轻轻扯了扯田旭奔的手臂:“他平时工作太忙,这次终于能陪我们好好看看宁波了。”
这场暖心夜游源于由宁波市总工会联合宁波日报报业集团举办的“城市超人”守护计划。本月初,志愿者在海曙区秀水街历史文化街区改造项目工地为“城市超人”发放防暑物资时,来自安徽的泥工老黄腼腆地表示,很多工友喜欢旅游,但舍不得买门票。得知心愿后,宁波汉雅蓝海豚文旅有限公司立即以成本价提供游船,宁波银行提供资金支持,将工友们的心愿变成了现实。
(张璐 仇龙杰 钟海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