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者 沈孙晖
通讯员 张超梁 徐立栋
实习生 王优悠
此刻,我躺在宁波市大学科技园恒温恒湿的“育婴房”里,整装待发。等工程师进行最后的调试后,我就要背起行囊,去北京、武汉等城市“闯荡江湖”。
我是伯锐锶科技家族新出道的“微观侠客”——一台能洞悉百万倍“视界”的高通量扫描电子显微镜。
我身高1.8米,体宽1.5米,体重约1吨,像一个敦实的“大块头”,但在“见微知著”的江湖里,我可是身怀绝技。
因为,我的“眼睛”非同寻常——
抛弃了可见光,用犀利的电子束当“探照灯”,再配上电磁透镜这双“洞察秋毫”的慧眼,分辨率可达0.1纳米级别。前辈们无法触及的那些微观“秘境”,在我面前纤毫毕现。
嘿,我的本事可不止“看得清”。比起那些国外来的“同行”,我的“扫描眼”转动速度快了整整4倍,每秒高达100兆的信息“吞吐量”,让扫描变得“风驰电掣”。
我胸膛里的“心脏”——那台50千伏电子枪,还有其他核心零部件,都是伯锐锶科技的巧匠们亲手锻造的“国产魂”。从此,在这“见微知著”的江湖里,咱也能挺直腰杆说话了。
伯锐锶科技的当家人方伟夸我“头脑聪明、手脚利索”。看,那个叫“肾小球”的家伙刚躺上我的“观察台”,我的“高速图像大数据采集手”就昼夜不息忙活起来。我的背后还有一位“AI军师”坐镇,海量图像能被它快速梳理成清晰的数据分析报告。医生们都夸我帮了大忙!
在医院里,我的前辈们可娇气了,得有专门的“操作师”伺候,而我走的是“亲民路线”。听方伟说,只需培训半小时,哪怕是医院的普通工作人员,也能轻松指挥我干活,用我来揭示疾病的超微结构特征。这可给医院省了不少钱。
我能有这身本领,全靠身后那群“铸镜人”。在我的50多位家人中,三成是埋头钻研的“智囊团”,其中一半以上是硕士、博士组成的“最强大脑”。他们在我身上倾注的心血,化作了40多项闪闪发光的发明专利。这些,就是我笑傲“微观江湖”的底气!
更了不起的是,这些“铸镜人”就像江湖上最懂客户的“兵器匠”——只要你说出心中所求,他们就能在3个月至6个月的时间里,为你量身定制出最“趁手”的我。
清华大学的校园里,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的仪器旁,华中农业大学的实验室中,宁波东方理工大学的灯光下……如今,我和我的兄弟姐妹已经进入众多神圣的殿堂,用锐利的“目光”,帮助生命科学等领域的探索者寻找创新“密码”。
我的征途,就是用这双能看清纳米世界的慧眼,更深地凝视生命科学那精妙绝伦的微观世界,为人类解开更多生命的奥秘。
在这条征途上,我的家族志存高远——成为全球高端科研仪器界响当当的“中国名片”,让世界看到“宁波智造”的耀眼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