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沈莉 王嘉彬
一艘艘黄绿相间的漂流筏在青山绿水中,沿着滑道顺流而下,伴随着尖叫声,激起阵阵白色浪花。
这些天,海曙五龙潭景区青云峡漂流生意火爆。护漂员吴惠良拿着长竹竿坐在树荫下,时不时给卡住的漂流筏“来上一下”。
工资一天145元,通勤时间5分钟。69岁的他没想过,龙谷村这片家门口“从小看到大”的山山水水,“竟然也能赚钱”,还给自己带来了再就业的机会。
“变化好像就是从几年前我们龙观乡搞‘生物多样性’开始的。”吴惠良回忆。
对于生物多样性,吴惠良似懂非懂。他更爱说的是——
小孩们爱去的“新场馆”越建越好,生物多样性友好体验馆、蕨与蝶自然体验馆、红色研学步道都建起来了;
游客越来越多,活动一个接一个办,旺季时民宿甚至订不到;
村民的钱包越来越鼓,从“连卖个茶叶蛋都费劲”到家家户户摆起小摊……
家门口再就业,吃上“旅游饭”的还有48岁的叶箭波,现在是景区内瀑布咖啡馆的店员之一。经过培训后的她,能做10来种饮品。
“我们这喝咖啡和别处不同,可新奇了。”叶箭波笑着卖了个关子,“你看周边有彩色的蝴蝶飞来飞去,陪着你喝。”
“慕名而来。”喝着叶箭波做的饮品,嘉兴市民林先生带着两个儿子在瀑布咖啡馆小憩,“特意来看嘉兴没有的动植物。步道旁挂了很多铭牌,扫二维码就能了解它们的信息,方便我讲给孩子们听……”
下午,一家人的安排是去吴惠良工作的青云峡漂流。
“生物多样性名头叫响了,景区游客多了,顺便来体验漂流的自然也就多了。”干了10年护漂员工作的吴惠良,对客流量最有发言权,“特别是今年,忙得少有休息时间,中饭都要赶着吃”。
今年开漂前,滑道重新修缮,停车场、淋浴间改造升级;引入滑道的水,来自海拔560米的浙东天池“观顶湖”,可通过人工控制放水时间和水量大小……
开漂1个月,青云峡漂流营收就达到了200万元。负责人姚文算了笔账:到9月中旬漂流季结束,预计营收能突破400万元,超过五龙潭景区一年的门票收入。
漂流火爆,更带动了村民家门口就业。如今,在此工作的60余名员工,包括售票员、检票员、护漂员等,基本来自龙谷村。
走进漂流出入口,靠近停车场,村民的数十个摊位干净整洁,围着不少正在挑选商品的游客。水上用品、农特产品、特色美食琳琅满目,不少摊位增收已破万元。
“人一多,生意就好做了。”骄阳灼灼,吴惠良擦了把汗,咧嘴一笑,“一路上小卖部、农家乐都开起来了,以前哪有这种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