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李先生接到自称航空公司客服的电话,对方称其航班因机械故障取消,询问选择改签还是退票,李先生遂选择改签。对方进一步表示因已购买保险,可退还300元到银行卡,但需通过“企业支付”操作。随后,对方要求李先生下载名为“NFO-X”的软件,并引导通过手机NFC功能刷卡交易,李先生交易到第三次时察觉异常,但已被骗数万元。
正值暑期消费旺季,出行购票、商场购物迎来高峰,不法分子也趁机盯上了手机近场通信(NFC)功能,通过新型盗刷手段窃取资金。
NFC允许近距离交换数据,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在移动支付、刷公交卡、电子门禁等方面为人们带来诸多便利。但这一便捷功能却被骗子利用,通过操作将它伪装成“远程POS机”,用手机“碰”一下银行卡,钱就被瞬间刷走。
社会大众应该如何鉴别“隔空盗刷”?不法分子通常通过以下三步实施犯罪。
第一步:伪装身份降低戒心
冒充客服以“航班故障”“会员扣费取消”等理由,制造紧张氛围,或以“扫码送礼物”为诱饵,利用贪小便宜心理降低公众警惕。
第二步:诱导下载恶意软件
获取信任后,不法分子会诱导下载App。目前已知的非法App有“Uni-pay”和“NFO-X”,下载后只要按对方要求登录账号,手机即可刷卡付款,变为盗刷工具。
第三步: 借助NFC实施盗刷
不法分子会要求开启手机NFC功能,此时将银行卡放到手机背面感应,资金即可完成划转;也有不法分子要求通过NFC将银行卡与虚假软件绑定,读取并转移卡内资金。更有甚者伙同境外搭档,在人流密集场所,使用安装非法App的手机靠近行人手提包,隔空窃取银行卡信息,关联境外账户进行盗刷。
宁波银行提醒,提高警惕,加强防范,做到以下四点,守护自身“钱袋子”:
一是小心陌生来电,关注信息来源。如遇陌生号码或“00+”开头的境外号码来电,应提高警惕。不要随意点击短信或电话中提供的陌生链接,更不要下载来路不明的App。
二是警惕诱惑,了解官方政策。当被“客服”告知有补偿、有礼物,并需要下载指定的软件或进行复杂操作时,应保持冷静,理性判断,通过官方网站或客服热线核实。
三是物理屏蔽,阻断信号窃取。随身携带银行卡时,可将卡放入电磁屏蔽卡套,能有效避免银行卡信息被射频信号读取。
四是支付加固,留意交易提醒。在宁波银行App信用卡频道中选择“更多服务”,进入“安全设置”的“交易安全锁”,可设定境外交易的锁止时间,建议不出境时全时段禁用。同时,留意宁波银行微信公众号的实时交易提醒,如遇异常,及时挂失和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