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睿清
实习生 汪梦 叶霖
可否独立进食?能否自行翻身?是不是能正确辨认身边的家人……在轻声交谈中,一项项分数被登记在册,不一会儿,“老人”的失能等级评估便有了结果。这是近日举办的2025宁波市职业技能竞赛老年人能力评估项目考核现场的场景。
所谓“老年人能力评估”,即由具备医学或养老专业知识、技能的人员,对老年人生活能力、认知能力、精神状况等进行测评,该环节是失能老人在申请长护险时必不可少的一关。2020年,老年人能力评估师被人社部列为新职业。目前宁波共有676人持该技能等级证书。
人数虽少,需求却盛。《老年人能力评估师就业景气现状报告》显示,未来5年养老市场对老年人能力评估师的需求量将超过300万人,而目前全国从业者还不足10万人。
从宁波的情况来看,2024年全市60岁及以上人口为210.1万人,占总人口的21.5%,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45.7万人,占总人口的14.9%。此外,自2023年1月起,我市长护险参保人数已超820万。“政策要求两位老年人能力评估师服务一位老人,宁波市场对从事该职业的人才需求不言而喻。”宁波市柏育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校长赵伟说。
国家对养老行业的支持,也推动了社会对老年人能力评估师的需求。今年7月,民政部与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实施向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发放养老服务消费补贴项目的通知》,明确为符合条件的失能老人发放可用于多种养老服务场景的电子消费券。记者了解到,这是我国首次建立针对失能老年群体的专项服务消费补贴制度,而哪些人能够领取补贴,成为一道“必答题”。专业的老年人能力评估师恰好能为此提供“答案”。
“高需求,低数量”的市场特点,为老年人能力评估师提供了一条就业“新赛道”。“评上高级工技能等级,各家机构抢着要,每月工资就有六七千元。”赵伟告诉记者,目前从事该职业的人才在宁波较为紧缺,随着大众对养老行业的改观,培训考证的人数在逐渐增加,“过去报名者按个算,现在是组团来,而且以年轻人为主。”
今年23岁的张瑛莹便是本次参赛的选手之一,她在镇海一家养老机构工作。她告诉记者:“一方面是工作需要,我们要评估入院老人的能力并提供相应服务;另一方面也是出于职业发展的考虑,这个职业前景不错,有奔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