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宁波篇章

记者 何峰 徐丽敏

炎夏至盛,万物繁茂。

7月25日,浙港企业家学习座谈会在宁波召开。两地企业家重温习近平总书记给祖籍宁波的香港企业家重要回信精神和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回顾总结浙港企业家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的生动实践,进一步弘扬薪火相传的爱国情怀。

26日,第二届浙港现代专业服务合作会议在宁波举行,有关单位、机构等作主题推介,一批合作项目现场签约,两地平台、机构签约合作备忘,举办“人工智能+”“港航服务”“香港上市”“投资浙里”4场专题洽谈会,浙港、甬港合作迈向更高层级。

这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祖籍宁波的香港企业家重要回信精神的重要活动。

去年7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包陪庆、曹其镛等祖籍宁波的香港企业家回信,对他们予以亲切勉励。

一年来,宁波干部群众和宁波籍海内外人士用心感悟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饱含的深情大爱、传递的感召力量、彰显的战略指引,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融入大局潮头勇进,精彩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宁波篇章。

汇聚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的强大力量

“多年来,你们传承先辈爱国爱乡的优良传统,积极创新创业、捐资助学,为家乡建设和国家发展贡献力量,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薪火相传的爱国心、桑梓情。”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回信中,对祖籍宁波的香港企业家给予肯定。

一年来,宁波统筹发挥海外联谊会、甬港联谊会、经促会和侨商会等渠道作用,进一步加强主动服务、精准联络联谊、拉紧乡情纽带,不断凝聚同心共圆中国梦的磅礴力量。宁波籍海内外人士牢记服务大局的使命责任、秉持包容大气的格局境界、擦亮亦文亦武的特色标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给祖籍宁波的香港企业家回信后,宁波籍香港代表人士纷纷回家乡考察参访。在家乡,宁波籍香港代表人士寻访先辈爱国爱乡的印迹,感受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丰硕成果,一起探讨如何以实际行动诠释薪火相传的爱国心、桑梓情。

“教育才能强国!我一定不辜负习近平主席的期望,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学习先辈的优良传统,继续把教育事业做好。”香港环球航运有限公司董事包陪庆来到父亲包玉刚的故居,深情地说。

家国情怀永续,薪火相传不息。改革开放初期,包玉刚先生捐建宁波大学。如今,上海韦尔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虞仁荣在家乡创办宁波东方理工大学。

6月19日,教育部正式批复设立宁波东方理工大学。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是一所新型研究型大学,骨子里流淌着宁波籍海内外人士爱国爱乡、创新创业、向上向善、开放开明的优良传统。

今年五四青年节,虞仁荣回母校镇海中学,他谈及创办大学的初衷“是想培养年轻人以及对家乡的热爱”。“在创业经商过程中,我深刻感悟到‘宁波帮’先贤的赤诚之心,深刻认识到产业报国归根到底要靠教育、靠人才。”虞仁荣说。

一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鼓舞下,宁波籍海内外人士发挥独特优势、当好桥梁纽带,助力宁波高水平开放和高质量发展,积极主动融入国家改革开放大局,以实际行动赢得更大荣光。

“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宁波永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曹其东说。

今年4月,在曹其东组织下,45名宁波知名企业家赴香港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开展考察交流活动。“希望以‘香港科技创新之能’精准对接‘宁波企业发展所需’,构建优势互补、步调一致的紧密协作关系。”曹其东说。

谱写双向奔赴、双向赋能的甬港合作新篇章

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香港,在宁波人民心中,是承载浓浓乡情的牵挂之地、链接广阔世界的机遇之城,是助推宁波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殷殷期望,字字暖心。一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鼓舞指引下,甬港两地以更紧密的双向互动,开启合作共赢新局面,甬港合作向更高水平、更宽领域、更深层次迈进,“东海浪”和“香江潮”共奏发展华章。

“香港通道 联动浙港 相聚宁波 共拓机遇”,今年4月25日,投资香港推介大会—浙江(宁波)专场暨甬港经济合作论坛在宁波举行。“这次是我们特区政府高层代表团首次走进浙江、来到宁波,专题推介香港。”香港贸发局中国内地总代表钟永喜说。

作为“超级联系人”和“超级增值人”,香港凭借国际化的专业服务体系,正为内地企业搭建高效的出海通道。与此同时,宁波在港口、开放、制造等方面也具有鲜明特色,双方合作版图已延伸至金融会展、人才科技、港航物流等多元领域。

借助香港高校资源优势,宁波与香港高校合作共建宁波智能技术研究院、港湾创新中心(宁波)等各类创新平台。

运营仅一年,港湾创新中心(宁波)已引进14家科技企业在宁波落地。去年成立的港湾创新中心(宁波),让粤港澳的科创资源和宁波有了新的链接。

项目负责人陈永生介绍,港湾创新中心(宁波)将聚焦具身智能和新材料赛道,充分利用香港在高端研发、国际人才方面的优势,在香港建立离岸中心,让更多项目在香港孵化,在宁波承接、运营、产业化。

香港的科技、金融、人才优势,早就被纳入不少宁波企业的发展布局。

均胜集团是全球汽车新能源化、智能化的先行者和具身智能科技的探索者。均胜集团董事长王剑峰期待,与香港深化合作,构建汽车产业和具身智能的发展新格局。

亲缘更近,商缘更深,甬港两地双向奔赴、双向赋能。

6月22日,香港、宁波甬港联谊会成立45周年活动在深圳举行,活动现场开展了捐赠意向签约和项目签约。

7月25日下午,“甬港同心 共著华章”香港、宁波甬港联谊会成立45周年特别展在宁波帮博物馆开幕。

活动中,宁波帮博物馆收到两件宁波籍香港人士捐赠的藏品:宁波甬港联谊会副会长包文骏捐赠的中国宁波一号帆船模型,香港甬港联谊会副会长吴昌永捐赠的无人机样机。“这两件藏品寄托着两位宁波籍香港人士对祖国和家乡发展的美好祝愿,衷心祝愿甬港两地合作能够‘行得更远’‘飞得更高’。”宁波博物院学术研究部的策展人丁悠初说。

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市域实践新局面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对标中央和省委赋予宁波的重大使命,一年来,宁波干群用心领悟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切关怀,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转化为干事创业的澎湃动力,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持续放大港口、开放、制造、文化、民营经济等优势,锻强服务“国之大者”的硬核实力,不断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市域实践新局面。

一年来,宁波加快推动“361”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迭代升级,开展新一轮着眼长远的新兴产业布局。2024年工业增加值7067亿元,首破7000亿元大关;规上工业总产值首破2.5万亿元大关……去年,宁波制造交出亮眼答卷,产值、增加值实现“双突破”。

一年来,宁波舟山港不断向着世界一流强港的目标迈进。物流模式不断创新、多式联运新线持续开辟、智慧绿色码头稳步推进……去年,宁波舟山港完成货物吞吐量13.77亿吨,同比增长4%,连续16年领跑全球;今年上半年,宁波舟山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104.8万标准箱,同比增长9.8%。

一年来,宁波聚力抓好改革与开放、“硬件”和“软件”、“引进来”和“走出去”、内贸与外贸、发展与安全五个“统筹”,深化外贸、外经、外资、外智、外事联动,做到服务最优、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第四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暨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在宁波成功举行,来自中东欧14国和其他9个国家的展商及众多国际机构的嘉宾共同谱写务实合作新篇章。

一年来,宁波实现基础研究类国家级平台“零的突破”。今年1月,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海洋关键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宁波大学农产品质量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双双获批。2家全国重点实验室、19家全省重点实验室、74家市重点实验室(A类)……目前,近百家国家、省、市三级重点实验室布局在各大高校院所和龙头企业,新型实验室体系成为宁波创新发展的基石。

一年来,宁波瞄准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目标,探索新途径、新模式、新机制,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2024年,全市村集体经济总收入首次超过100亿元,达到104亿元,同比增长6%;全市有1663个建制村经营性收入在50万元以上。

再踏层峰辟新天,更扬云帆立潮头。

宁波将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实干先行,作为感恩习近平总书记关怀厚爱最直接最坚决的行动,携手宁波籍海内外人士,持续推动“八八战略”走深走实,进一步落实“4+1”重要要求和“132”总体工作部署,锻强硬核之力、勇闯先行之路,为实现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贡献更大宁波力量。

2025-07-30 1 1 宁波日报 content_227768.html 1 3 牢记嘱托,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宁波篇章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