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特别报道

数智赋能

绘就宁波城市发展新图景

宁波人工智能超算中心。

在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的数字宁波展区。

数据赋能智能制造。

殷聪 文/图

每天清晨,家住鄞州邱隘方庄社区的周女士会提前打开手机地图,查看自己上班乘坐的357路公交车实时定位。

当智慧公交实时定位显示还有两站时,提前5分钟下楼,就能及时登上班车。通过公交二维码识别支付成功后,“嘀!请上车”的声音让她感觉特别舒心。

数字治理是基于数据平台的协同与开放,基于数据要素的协同与合作。核心是全社会的数据互通、数字化的全面协同与跨部门的流程再造,形成“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治理机制。

乘“数”而上,加“数”前行。近年来,宁波不断加快推进公共数据开放共享,在政务服务、医疗、社会治理等民生领域,逐步推进智慧化升级改造,促进公共服务便捷、智慧,惠及大众。

A

加“数”前行

城市可信数据空间宁波先行

一座座数据中心依次点亮,一台台服务器日夜不息,一块块GPU全力运转……在机器的嗡鸣声中,数据流如同电流般在终端与云端之间穿梭,它们是信息时代的血液,滋养着每一个数字化的细胞。

然而,数据流通仍然面临着效率低、成本高、安全可控性较差的痛点。数据持有者不敢供、数据需求者找不到、数据服务方不匹配等问题,制约了数据产业的发展。

为进一步激活更多的数据细胞,去年底,宁波启动城市数据空间建设,成为全国首个启动该空间的副省级城市。

城市可信数据空间,是个怎样的新空间?

它是数据高效流通与开发利用的新型基础设施,通过运用各类技术和治理规则,保护各方合理数据权益,促进不同主体间开展安全可信的数据互联互通互操作。

“如果把数据比作各类美味佳肴的原材料、各类数据企业比作厨师,在这个城市数据空间内,这些厨师就可以更加便捷、安全地找到各类原材料,通过搭配、烹饪等方式,形成更多的美味佳肴。”市数据局相关负责人说,宁波率先启动城市数据空间,最重要的是解决了数据可控、可信的问题,将进一步推动数据应用的创新与数据价值的释放。

“宁波城市数据空间建设,正是一次可信数据空间布局的探索。”该负责人说,在这个虚拟的城市数据空间内,更多的主体能够更放心地进入“空间”内,实现数据价值的增值。

按照计划,宁波城市数据空间将打造“一个枢纽、两个中心”,通过建设城市数据资源互联互通核心枢纽,有序整合分散在各领域的数据资源,从而形成城市数据资源体系。

通过建设城市数据资源可信加工利用中心,强化城市数据资源的安全可信根基底座,构建规范、便利、实惠的数据加工与利用体系。

通过建设城市数据产业价值共创中心,深度融合多要素,驱动多主体紧密联动,带动关联产业协同发展,全面提升城市数据产业的整体效能,引领未来城市发展。

不光是城市数据空间,近年来,我市以提高公共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为目标,以推进公共数据合规高效流通使用为主线,依托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深入推进全市公共数据归集融合、共享开放和开发利用,不断推进城市数智化转型和数字宁波高质量建设。

宁波市社会治理中心基于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共享使用公安、民政、司法、应急、消防、气象等29个职能部门数据,形成人、房、企、地、事件、任务、风险预警等基础数据库,以及党建统领、经济生态、平安法治、公共服务等主题数据库。

实现全市自然人、法人和个体工商户信用建档全覆盖,全方位支撑行政、社会、金融领域的信用应用场景,累计提供信用服务3000余万次。

共享人社部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查询、省公安厅人才引进居住证、宁波市市场监管局企业股东信息查询等国家、省、市54类数据,归集融合44类2亿余条数据,对全市“新居民”进行精准画像,无感赋分约148.5万人,积分申请平均办理时间由5个工作日减为1个工作日。

……

通过有效归集、共享、开放,宁波公共数据“量质效”齐升。宁波已连续6年开展数据共享开放“百日攻坚”行动,累计归集数据1070.58亿条,建成五大基础库等70个特色专题库。

B

乘“数”而上

共享“数智红利”

步入社区,智能车牌识别系统、车辆管理无人值守设备、智能安防系统“各司其职”;线上办事,社会保障、医疗健康、电子证明等事项已实现“一站式办理”……随着数字政府的持续推进,数据的共享让市民的生产、生活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前不久,市民谢师傅来到海曙区公安政务服务(网办)中心,申领旅馆业特种行业许可证,却发现身份证丢了,很是着急。

工作人员告知谢师傅,在中心可以一并办理身份证和旅馆业特种行业许可证。15分钟后,谢师傅就领到了许可证。他竖起拇指一个劲儿点赞:“现在办事太方便了。”

谢师傅得到便利的背后离不开宁波“高效便捷+协同智能”的数字治理模式。

近年来,宁波成功打出一套数字化改革“组合拳”,宁波网上政务服务能力位列全国重点城市第三,依申请政务服务办件“一网通办”率达92%,“浙里办”宁波频道提供3600余项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150余个本地便民惠企服务。据工信部中国软件评测中心测评,宁波市数字政府服务能力连续三年获得“卓越级”。

与此同时,宁波数字应急治理体系基本形成,已建成应急管理综合应用平台,完成台灾防御行动和指挥、危化品全链条安全风险智控等场景应用建设。

在加强数字治理的同时,各类数据的应用开始在宁波遍地开花。

作为一端面向企业、一端对接政府服务部门的“端到端”一键通、一站式在线互动服务系统,企业综合服务平台累计上线政策8732项,兑付政策资金639.86亿元,惠及企业70.7万家、个人97.77万人。

“不光是政府部门之间的互联,宁波数据的应用,正通过一个个新的试点,迎来新的发展契机。”市数据局相关负责人说,在汽车维修领域,市交通部门通过串联车辆事故案件、维修企业、保险公司、税务等领域的数据,成功打通车险理赔堵点,推出的事故车辆“诚信修”平台,让车险综合成本率显著下降。相关经验成功复制推广至衢州、湖州等地。

在气象服务领域,气象部门通过数据的联动,推出的“口袋气象”应用已拥有40多款应用,涵盖港航、绿色石化、电力、交通运输、水利等多个板块。宁波市气象服务中心和宁波舟山港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申报的“气象护航,助力世界一流强港提质增效”项目荣获2024年“数据要素X”大赛全国总决赛二等奖。

在金融服务领域,“甬金通”平台已汇集人社、不动产、工商、税务等26个部门61亿条公共数据,成为全市的数智金融大脑,成功让金融服务变得更加精准、便捷。

……

数据显示,通过加快公共数据开发利用,我市持续开展省首批公共数据授权运营试点,已授权20个应用场景。

C

以“数”赋能,

数据应用未来可期

今年6月,国务院公布《政务数据共享条例》,对政务数据的目录管理、共享使用、平台支撑等工作进行部署。

“条例将成为打破‘数据孤岛’的关键抓手,是加快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引擎。”宁波工程学院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院长王志认为,当前,我国政务数据共享工作仍面临统筹管理机制需健全、供需对接不充分、支撑应用水平不足等堵点卡点。

在他看来,条例对完善共享管理体制机制、优化供需对接机制和工作流程等作出明确规定,有利于打消“供数”疑虑、规范“用数”行为,破解“不愿共享”“不敢共享”“不会共享”的难题。

明晰权责,健全管理体制。条例构建了覆盖各级人民政府和国务院各部门的政务数据共享工作管理体制,确立了政府部门对于政务数据共享的主体责任,要求明确部门政务数据共享工作机构,承担政务数据目录编制、组织提出和审核共享申请、共享安全性评估等职责。

“这一体制的构建,改变了把政务数据共享责任全丢给数据部门的做法,在压实政务数据共享主管部门责任的同时,明确了业务部门在政务数据共享工作中的责任,为实现政务数据高质量供给和有效共享奠定了基础。”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浙江大学宁波软件学院院长助理宋明黎认为。

分类施策,落实目录管理。对于当前政务数据资源底数不清,数据目录不完整、不规范等问题,条例明确政务数据实行统一目录管理,政府部门应当依照本部门职责,按照政务数据目录编制标准规范,编制本部门政务数据目录。

“目录管理机制的完善将有助于解决基层普遍存在的数据重复采集问题,同时也打破了传统政务数据共享工作中规则不明确、可做可不做等问题,为政务数据的依职责、按需求广泛共享创造了条件。”宋明黎说。

“这对于宁波数据产业发展无疑是个重大利好。”市数据局相关负责人说,下一步,我市将聚焦改革再深化,深入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全面激活数据要素价值,释放数据要素乘数效应。

加快数据市场建设,完善“平台+机构”数据交易市场体系,协同推进一体化数据市场建设,加快数据产业发展。加快数据制度建设,制定《宁波市加快推进数据要素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方案》及相关配套制度,推进《宁波市数据应用促进条例》立法,形成我市“1+N”数据要素制度体系。

与此同时,我市将继续打造可信数据空间,坚持以用促建,推进城市、纺织服装行业、车企数据空间建设,争取列入国家数据空间试点。

加强数据高质量供给、高时效共享、高水平利用,推进数据资源互联互通、融合应用。制定出台宁波市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授权运营实施方案,有序推进公共数据在科技创新、港航物流、信用监管等领域的授权运营,推动企业数据资源的开发利用,着力释放用“数”活力。

围绕数字宁波及全域数智化转型要求,加快建设数字政府专区,在经济调节、社会治理、政务服务等领域打造一批典型应用场景,推进国家生态环境数字化指挥系统试点及省政策精准直达试点建设,提质扩面“高效办成一件事”,完善企业综合服务平台,政务服务办件“一网通办”率达94%。

乘“数”而上,加“数”前行。谱写数字时代新篇章,宁波整装待发。

2025-07-09 绘就宁波城市发展新图景 1 1 宁波日报 content_223447.html 1 3 数智赋能 /enpproperty-->